购书推荐

我们学拼音——6

2008-09-05 浏览量:3765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学用书>一年级上册>教学资源包小学

3—6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这是一节复习课。本次复习包括六项内容。一是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复习学过的声母。二是通过汉语拼音认读生字,并和相对应的图片连线,同时在这道题中,还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了解叠词轻读的规律。三是看图读音节,区别韵母u、€谟氩煌赶嗥词钡牟?同写法。四是读儿歌动手拼一拼。五是用小棒、毛线、手势摆字母,培养学生拼音学习的兴趣。六是找出同学名字中有相关声母的姓。

2.教学价值

    这节复习课是对所学拼音的巩固练习,它的价值在于巩固所学声母学会简单的拼读,了解叠词轻读的规律。对后续拼音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声母,按声母表顺序连线。

2.借助拼音读准音节词,注意叠词的用法。

3.做与拼音学习有关的练习。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所学声母卡片。

2. p q z r d x等卡片。

(二)教学思路

1.温习旧知

游戏一:听音举卡(复习所学声母)

p q z r d x等卡片

游戏二:拼读接龙(小组成员按顺序拼读教师手中声母卡片)

2.按顺序连一连,读一读。

    先用卡片认读23个声母,并根据27页字母中声母的排列顺序,带着学生有顺序读一读23个声母,再进行连图。连图方法:从声母b开始,按顺序连线。学生用铅笔试着连线,再引导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连)连成了什么动物图形?最后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条件的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学生连完之后的图形。

3.连一连。

    把图和相应的音节正确地连接起来。教学时,可以先观察图片上画的都是谁,再拼读音节,认读词语。在拼读音节时向学生介绍:在拼读叠词时,最后的音节要读轻声。在拼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范读几次。最后借助词语卡片认读生字。指导学生在看清图,读准音节、认读生字的基础上连线。

4.比一比。

    这道题也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看图片,自己先拼读。教师提醒看清声母、韵母,带调拼读。小组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教师可以提问检查。进一步掌握声母j、q、x与€嗥词眬狭降阋サ簟?

5.读一读,拼一拼。

    不仅复习汉语拼音的拼读,同时也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音,再连起来读通儿歌。也可以找能力较强的同学领读。知道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可以拼出小鸭、小兔,并通过读儿歌知道它们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用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还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如小鸡等)

6.做一做。

    先让学生读课本上的字母,再由他们用自己带来的东西、手势摆摆看,还能摆出什么字母,也可以同桌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到前面来边演示边讲解。如:小棒可以摆成y、l,毛线可摆成c、z、w、r、l,手势可摆成o、e、u、b、d、k等。

7.找一找。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复习学习过的声母。教师先示范说出自己的姓,姓里有什么声母,再请一些学生说,要引导孩子说完整话。出示题中10个声母卡片,请学生认读。如果谁的姓里有某个声母,这个声母就是他的朋友。教师可以将这些姓写在声母的下面。再按字母顺序读一读这些姓,谁的姓谁就来领读。最后比一比哪个字母的姓比较多。

(三)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2课时。

3—7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学生从这一课开始接触由两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即复韵母。这课要学习的复韵母是ai ei ui,前一个字母各不相同,后一个字母有一个共同点——都是“i”,因此它们的发音和字形都比较易于学生掌握。这幅爸爸出差回到家,全家人喜笑颜开的情境图,弥漫着温馨、和睦、幸福的气氛。儿子听到门铃声开门迎接远行归来的爸爸,爸爸推门进屋看到妻子和女儿挨着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桂林山水风光片。女儿看见爸爸,高呼“爸爸回来了”,妻子在一边点头微笑。为了帮助儿童记忆字母的发音,ai是由妈妈和妹妹挨着这个动作带出来的;ei是由妹妹这个词的发音带出来的;ui是由爸爸回家带出来的。在学习ai ei ui三个复韵母发音的同时,还相应地学习了“挨”“妹”“回”“桂”四个生字。

2.教学价值

    本课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幅情境图,一组g k h与u 相拼的练习,标调规则,一个四线格条和一张识字表,还有三道课后练习题。

    这课的情境生活化,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学生自然地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表达的过程中,不但发展了儿童语言,丰富儿童的情感,而且学习了四个生字,并借助字音提示了所学韵母的发音,降低了复韵母发音的难度。课后“标调”练习,是一道有价值的操作练习。根据所学的标调规则,自己尝试性地练习给生字的音节标调,会增强学生的标调能力。练习中应重点关注iu并列声调标在后面字母头上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带有ai ei ui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3.记住汉语拼音的标调原则,并尝试给音节标调。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ai”“ei”“ui”的卡片。

2.  4张字卡。

(二)教学思路

1.温习旧知

游戏一:听音举卡(教师读拼音字母,学生举手中拼音卡片)

      

游戏二:拼读接龙(小组成员按顺序拼读老师手中拼音卡片)

2.认读复韵母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到明明家做客,说说来到明明家看到了什么。交流中引导孩子关注妹妹和妈妈挨着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桂林山水风光片。借助“挨”的读音学习复韵母“ai”的发音,了解复韵母发音规律——前一个字音向后一个字音滑动,练习发“ai”的音;借助“妹”的读音学习复韵母“ei”的发音,借助“桂”的读音学习复韵母“ui”的发音。

3.看图识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其中“回”是象形字,本义是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是回家、回头、回忆的“回”;“挨、妹、桂”是形声字,“桂”的本义是桂花树,也叫“木犀”。这些汉字中,“挨”是特殊音节,是字音教学的重点;“挨”是提手旁,“妹”是女字旁,“桂”是木字旁,而且在前边已经认识的带有女字旁和木字旁的汉字,在本课的学习中要加以归纳总结。

4.韵母书写

    值得注意的是复韵母书写时两个字母写得要紧凑,间隔不要过大。三个复韵母都写在中格,i上圆点写在二线稍上。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2课时。

2.内容分配:情境识字与复韵母的认读放在第一课时;写复韵母与书后练习放在

第二课时。

相关资料

复韵母的四声标调

一个音节一个调,声调符号像顶帽。

声调符号标在哪?只在韵母头上标。

看见a母a上标,不见a母找o e,

i u并列标在后,轻声上面不标调。

还有一点别忘记,i母标调点去掉。

3—8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课文以一幅海边嬉戏的图画为学习载体,能引起儿童无限遐想,能引出很多话题。交流过程中,“帽”提示ao的音,“鸥”“游”提示ou的音,“球”提示iu的音。图中出示的“泳帽”“水球”“游泳”三个词语有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激发兴趣、降低难度的作用。

    情境图下方是四幅插图,旁边的四个词语则是对插图中的景物凝练的概括。学生在充分看图之后,自由交流所见、所感,然后借助拼音认识5个生字。

2.教学价值

    本课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幅情境图,四幅插图,一个四线格条和一张识字表,还有三道课后练习题。

    相对前一课的情境,这课的情境更开放,更具活力和感染力,更能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它的价值不但在于提示所学韵母的发音,而且在于调动儿童学习情绪,发展儿童语言,丰富儿童情感。

    本课的插图栩栩如生:花猫惊奇地看着身后,海鸥在大海上搏击风浪,农民手捧稻穗笑得合不拢嘴,水牛在荷花池里悠闲地游着……充分使用插图,通过观察插图中的景物,想象图画传递的意思,进而完整、准确地把看到的、想到的表达清楚,也是这课不可多得的训练要点。

    课后练习“读一读”中的2个拼音句中,有“花间”和“结队”两个词,意思分别是:花丛中间、排着队伍。

   “涂色”这道练习题应注意,一是所涂部分必须是韵母,二是所涂韵母必须带o或e。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带有ao ou iu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3.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字母、音节及生字卡片。

2.四线格小黑板。

(二)教学思路

1.温习旧知

游戏一:听音举卡(教师读拼音字母,学生举手中拼音卡片)

     

游戏二:拼读接龙(小组成员按顺序拼读老师手中拼音卡片)

2.认读字母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到海滨浴场玩耍,说说来到海滨浴场看到了什么。交流中引导孩子关注浴场里的孩子头上戴的帽子,借助“帽”的读音学习复韵母“ao”的发音,了解复韵母发音规律——前一个字音向后一个字音滑动,练习发“ao”的音。根据这一规律,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发“ou”和“iu”的音。

3.看图识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5个。其中“秋”是会意字;“猫、海”是形声字,是最容易掌握的汉字。这些汉字中,“收”是翘舌音,“鸥”是特殊音节,是字音教学的重点;“秋收”是字义教学的重点。还有,“猫”是反犬旁,“鸥”是鸟字旁,“海”是三点水旁,而且在前边已经认识的带有鸟字旁的汉字还有“鸭、鸽”,带有三点水旁的汉字还有“洗、河”,在本课的学习中要加以归纳总结,渗透形声字的识字方法与规律。

    因此,本课的汉字教学可以按如下思路进行:

    在看情境图时认识海鸥,学习“海”字和“鸥”字,了解带有“三点水旁”的字多与水有关,而“鸟字旁”的字一般表示鸟类。拿出图片认识花猫和水牛,学习“猫”字,总结规律,反犬旁多表示兽类。“秋收”这幅图片是这课学习中的一个小难点,需要结合图片讲明“秋收”的意思,强调“收”的读音,知道“收”有获得、得到的意思。

4.韵母书写

    值得注意的是复韵母书写时两个字母写得要紧凑,间隔不要过大。三个复韵母都

写在中格。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2课时。

2.内容分配:看图识字与复韵母的认读放在第一课时;写复韵母与书后练习放在

第二课时。

相关资料

    ao、ou、iu的发音方法:发ao时,先发a,比单念a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型收拢、变圆,发出o的音,要轻短。发ou时,先发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发出u的音,o念得长而响亮,u念得轻短模糊。iu是i和ou的结合,它是《汉语拼音方案》中iou的省写式。发iu时,先发i,然后逐渐把声音过渡到u。iu要比单韵母u的口型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响度比i大。iu不能自成音节,必须和声母相拼组成音节。ao、ou可以自成音节,直接给汉字注音。

    标调方法:如果韵母不是单韵母,调号要标在韵母中的主要母音(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母音)上,要熟记标调规则小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