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预习-7上-2 《词三首》

2011-05-20 浏览量:2688

长春出版社>语文>预习窗口>学习园地

1. 作者及背景简介

1)李煜

李煜(937 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公元975 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擅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后人把他及其父李(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相见欢》一般认为系后主降宋后所作,是其代表作之一。李煜是从一个“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一旦归为臣虏”(《破阵子》)的,备受凌辱,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李煜自语,见《默记》)。这首诗正是抒发了他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2)李清照

李清照(1084 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3)辛弃疾

辛弃疾(1140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注意安定民生,打击贪污豪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激励士气,以收复失地,统一中国。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2. 注音

煜( ) 东篱() 麾下( )的卢( ) 炙( )

3. 释义

1)锁清秋:意思是作者被囚深院,悲愁无尽,只有与清冷的秋天相对。离愁:离别的愁苦。一般:一种。

2)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即龙脑,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东篱:泛指种着菊花的园地。语出陶渊明《饮酒》诗(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暗香:幽香,指菊花的香气。消魂:同“销魂”,用以形容极度的愁苦。黄花:菊花。

3)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吹角: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连营:连接一起驻扎的军营。八百里:牛的代称。《世说新语》载,晋代王恺有牛名叫八百里驳,王恺以之为赌注与王济比射,王济一发中的,遂杀牛作炙。麾下:军旗下面,指军中。炙:烤肉。五十弦:指古代乐器瑟。瑟通常有二十五根弦,古代传说瑟本有五十根弦。翻: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战歌。沙场:战场。的卢:马名,一种性子刚烈跑得快的马。了却:了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