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人类的朋友——1 恐龙

2008-11-21 浏览量:3817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教学资源包小学

9.人类的朋友

[板块说明]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孩子们最喜欢动物了,天性使得他们很容易和动物相处。本板块围绕动物主题编排了3篇文章、1首古诗、1个积累、1篇表达。

   《恐龙》《义务领航员》和《喜爱音乐的白鲸》3篇课文,讲述了人类的好朋友——动物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友爱动物,要培养人和动物平等的意识。3篇课文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生动有趣,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几种动物的有关常识,更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动物的可爱,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尊重之情。教学时要注意,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对学生查找的信息,要有引导性有选择地发布。

    本板块在训练上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教师要把词语理解方法的掌握

和学习课文结合起来进行。

    板块中的两首名家古诗,切忌过多地讲解,一定要在多读的基础上,注重感悟诗

情,理解诗意,达到自然成诵的目的。

    本板块教学建议用9~10课时完成。

9—1恐龙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所选的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恐龙。文中介绍了鱼龙、翼龙、雷龙和霸王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也简单介绍了恐龙生活的年代和神秘消失的时间。特别是课文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恐龙为什么会突然灭绝?

    这篇课文能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同时让孩子们初步认识恐龙这种古老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3.初步掌握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4.初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占”是翘舌音,同时“占”也是多音字,另一个读音“”,意思是:迷信的人用铜钱或牙判断吉凶,如“占卜”;“梁、翔、吊”三个字都是三拼音,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准确;“亿、漫、翔、梁、部”等是形声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表音表义的构字方法,逐步提高识字的效率;“翼”字的本义是“翅膀”,这个解释要教给学生;“庞”字是会意字,“广”表示三面有墙、一面敞开的大屋,下面的“龙”表示爬行在屋檐下的蟒蛇,因此,“庞”表示屋舍的高大或蛇体的庞大,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高大;“占”是会意字,上卜下口,两形会意为灼龟成卜后对兆纹的解说,凡以占为组字构件者,大多有“拥有”的意思,如“站、粘”等。

(2)写字指导

    象”是独体字,注意“象”字的第六笔是撇;“部”左右匀称相等;“占、蛋   是上下结构的字,上下结构基本相等;“遍”的“辶”要后写,半包围结构的字一定要先内后外,这一点教师要不断强化。

2.阅读指导

(1)了解叙述、说明方法。“最有趣的是梁龙,它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有二十

多米,其中蛇一样的脖子和鞭子似的尾巴就占了大部分。梁龙走起路来,好像是

一架吊桥在移动。”在指导读这几句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作比

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注意这些说明方法

只是让学生感悟而已,不要深究。

(2)说明文的朗读,重点是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其中“鞭长莫及”是个成语,比喻力所不及。

(2)“仔细读课文,填表格”。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在通读几遍课文后,让学生独立填写,测试对内容的理解。

翼龙:两侧长着翅膀,在空中飞翔。

雷龙:比六头大象还重。

梁龙:从头到尾有20多米长,脖子像蛇,尾巴像鞭,走路像吊桥移动。

霸王龙:像蜥蜴,大脑袋,短身子,牙齿锋利。

(3)“学词语方法多”。理解词语是中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文中主要介绍了“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看图片”三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扎扎实实把这些理解词语的方法落实在教学之中。不断训练,才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理解“庞然大物”“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可以采用课件或图片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计算得出结论。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布置学生收集恐龙的资料图片。

    2.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把说明文的特点融合在教学过程之中。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既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其体会这些说明方法,又不可生搬硬套。

相关资料

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

    1.气候环境使恐龙灭绝。从白垩纪开始,地球上的环境和气候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四季分明的气候,两极变冷,恐龙喜欢吃的植物适应不了这样的气候,纷纷灭绝。和哺乳动物相比,恐龙各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法适应当时的环境而灭绝。

    2.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使地球3个月一片黑暗,恐龙找不到食物而灭绝。

    3.恐龙蛋壳变厚使恐龙灭绝。科学家研究表明: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壳变厚,孵不出小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