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本课内容共有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六个声母g k h j q x,配有六幅生动的图画和六个带有音节的词语。第一幅图:一只和平鸽衔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鸽子的“鸽”提示g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g的形。第二幅图:湖里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的形。第三幅图:湖里有荷花和荷叶,荷花的“荷”提示h的音,荷花和荷叶构成的形状提示h的形。第四幅图:一只公鸡抬头望着蝴蝶,“鸡”提示j的音,鸡和蝴蝶构成的形状提示j的形。第五幅图:一串气球,“气”提示q的音,气球的形状提示q的形。第六幅图:一个小朋友在洗手,“洗”提示x的音,下面凳子的形状提示x的形。第二部分是j q x与€钠匆袅废埃苯萄 q x与€嗥词保瑎狭降闶⌒吹墓嬖颉5?三部分是j q x的书写格式及笔顺,以便学生能正确书写,同样红色的笔迹是字母
的第一笔。第四部分是要求学生认识的5个生字,以及“子”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第五部分是三拼音节的教学及两个活动内容。
2.教学价值
g k h j q x的发音及与韵母的拼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六幅情境图画和六个词语是学习字母和生字以及巩固拼读的载体。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图画内容,读读下面的词语,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言语也得到丰富。在指导发音时,注意体会、发现前三个字母和后三个字母发音的不同规律,可以借助与字母相关的字音,如“鸽”“蝌”“荷”“鸡”“气”“洗”读准字母的音,在教学中要突出、强调这些字音,借此认识文中的5个生字,“子”的字理图画的出现形象、活泼,易于识记。真正实现借助汉字学拼音,学习拼音多认字,拼音和识字有机结合,凸现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理念。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及j q x与€嗥词保瑎狭降闶⌒吹墓嬖蚴呛苤匾摹?j q x三个字母变成了三个卡通人物,小熊走过去与他们对话,猜一猜:j q x与€槌闪巳鲆艚冢瑎系牧礁龅阍趺床患四兀空馊媒滩南驶睿挥谙胂螅?具有灵性。三拼音节以音节gu 为例,借助图画拼出gu (瓜)的音节。借助两个汉字“下”和“花”拼读出“xi€唷焙汀癶u ”的音,图画和汉字的呈现可以分解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读准g k h j q x 6个声母的音,读准音,记住形,会书写。
2.认识“鸽”“子”“荷”“气”“洗”5个生字。
3.学会拼读三拼音的拼读方法;掌握j q x与€嗥词保瑎狭降闶⌒吹墓嬖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g k h j q x发音的录音带;g k h j q x的字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生字、生词卡片。
4.本课的情境图。
(二)教学思路
1.声母教学
(1)出示本课的情境图,弄清图意,出示词语。教师及时引导读准“鸽”“蝌”“荷”“鸡”“气”“洗”的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知g k h j q x的读音。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让学生模仿、感悟,体会发音要领。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借助图画读准这几个声母的音。发j q x音的时候,舌尖抬起,用手掌挡在嘴的前面,能感觉有温暖的气流冲出。学习g k h时,也可以用手掌对着嘴试验气流强弱:发g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k时,有气流冲出;发h时,虽有气流冲出,但气流比发k时的气流弱。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情境图,朗读下面的词语,借助相关汉字,让学生读准字母的音。要引导仔细观察图画,找出图画中与字母相近的部分比较,形象地熟记声母的形。
2.拼音教学
(1)要重点指导j q x与€嗥词保瑎狭降闶÷缘墓嬖颉u qu xu中的韵母实际上是€烈粢彩莯皇鞘樾词笔÷粤降恪=萄笨衫孟旅娴目诰鳎镏?
记忆这一规则:
“小€黾鹙 q x,去掉两点还读€!?
“j q x,真淘气,见到€劬屯谌ァ!?
“j q x小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它们和€聪嗥矗嗣弊泳驼ァ!?
(2)本课开始学习三拼连读,教学时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指导学生看音节图,提示gu 就是“瓜”的音节。
分解三拼音节gu 。g是声母,在前边;u是介母,在中间; 是韵母,在后边。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
讲解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先复习两拼音节的读法,比较三拼音节的拼读与两拼音节一样之处,都是快速连读气不断。如图中的小女孩,猛推g、u、 三个卡片,表示三个字母快速连读拼出音节gu 的音。教学时可用课件演示过程,形象直观,三拼音的连读方法口诀是:
“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顺当。”
借助熟字:“下”和“花”两个字,读准确三拼音节xi€嗪蚳u 。教学时,也有的学生将三拼音节按照两拼音节练习拼读。这是把介母和韵母合成了一个韵母,如:g—u —gu ,怎样拼读都可以,只要拼读准确即可。三拼音节是初学,可适当设计除书上以外的练习,还可以和两拼音节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区分两拼音和三拼音的不同拼读方法。
3.书写指导
观察声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注意笔顺。
笔画名称:“J”叫竖左弯;“X”叫左斜右斜。“\”叫右斜,“∕”叫左斜。要提醒学生注意j x的笔顺,红色的笔迹是第一笔。
4.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五个生字:鸽、子、荷、气、洗。在认读生字的同时,不忘记发挥图画的作用来理解词语和生字的意思,同时在认读过程中巩固拼音,运用拼音。“子”本课用在词尾,读轻声。它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子”字,像一个头大身小的婴儿形象。“子”字的本义是指婴儿,引申指儿女。汉字中,凡从“子”的字,大都与婴儿或子女有关,如孙、孕、孝等字。
5.活动提示
(1)比一比,读一读。
师生同步活动,可运用卡片做游戏等形式区分几对声母。同桌之间可以考一考,说出这几对声母的不同之处。
b p d q四个声母的区别可做活动卡片,一边演示一边说歌诀来记忆:右下半圆b
b b,右上半圆p p p,左下半圆d d d,左上半圆q q q。也可以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形,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后下翻,便演示出p q的形。边演示边教学生说:“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 d;左竖朝上就念b,右竖朝上就念d;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
拼读音节练习,可以通过开火车、碰球等游戏进行,同时认读生字、生词。
(2)拼读音节。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人在做什么,读读音节,正确回答,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在读词语中巩固直呼带调拼读的方法,复习轻声的读法,“服”单独念时,读f€!拔剐〖Α币颉拔埂薄靶 钡脑夏该谎Ч馐笨赏ü赐级链视锲炊脸?音节。“衣”是整体认读音节也没学,但字熟悉。这道题的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拼读音节来识字、说话,同时发展儿童的语言。
6.扩展内容
以下设计练习,可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过的生字,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1)读一读,比一比,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
g ——gu k ——ku h ——hu
g ——gu h€猦u€蟆 €猭u€?
(2)读一读,连一连。
hu hu€唷 g€琛 x h€椤 €?
画 花 个 鸽 鸡 洗 气 荷
(3)做游戏,找朋友。
五名同学分别戴着j q x u €耐肥危胘 q x分别找€雠笥眩槌梢艚冢⑷?
掉€系牧降悖嗤б煌炊痢?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3课时。
2.内容分配:第一课时:g k h j q x教学;第二课时:学习生字词及三拼音教学;第三课时:活动提示。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在书写声母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把声母g j的笔顺及所占格的位置弄错,教师要认真示范,反复强调,注重个别指导。
2.学生经常对j q x与€嗥词笔∪狭降愕氖÷怨嬖蛘莆詹缓茫淌σ欢ㄒ?助学生通过儿歌、口诀等形式记住它,并要反复练习,加以巩固。
相关资料
g k h j q x的发音方法
发g时,舌根抬起,顶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较弱的气流冲出来,发出又轻又短的音。发k时,跟发g大体相同,只是冲出的气流比较强。发h时,舌根靠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发j时,舌面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稍微放松一点,形成窄缝,让微小气流从缝中挤出来。发q时,发音动作和j基本相同,只是由窄缝里挤出来的气流较强。发x时,舌面向前,向上,接近硬腭前端,气流从舌面和硬腭间的窄缝中挤出来。g k h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形成的音,叫舌根音。j q x的发音部位都是舌面和硬腭,叫舌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