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次表达是围绕板块主题“小小的希望”设计的,教材中设置了三个情境图和一个自由延伸的内容,目的是唤起学生主动与人沟通的愿望,并能将自己的心里话说给别人听,进一步培养学生乐于沟通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与人进行简单的沟通。
2.进一步培养主动与人沟通的习惯。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教材的情境图。
(二)教学思路
1.弄懂具体的表达内容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都有谁?在做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学生结合每幅图的图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大家可以相互补充或评议。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对发言同学在表达完整性上的指导,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其他同学的倾听与评价能力。
2.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可以通过教师或学生的表演创设一个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表达兴趣和欲望。
如:星期天,出差很久的爸爸回来了,我高兴极了!爸爸一进门,我就对爸爸说:……让学生言之有物。此时教师要注意学生表达中语言的规范。
3.表达要贴近生活实际
教材留白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设计的。学生可以自己创设交际的对象和交流的内容,也可以画一画。“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我对“谁”说。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情境,鼓励有创意的想象和设计。学生之间互相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表达要考虑到交流的对象和场合。
4.学生分组合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5.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关注学生与人沟通的愿望是否得到有效的激发,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与人沟通时应注意场合、注意交流的对象、注意礼貌用语。
(三)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