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7个声母zh ch sh z c s r和7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zi chi ci shi si ri,每个声母都配有一幅图画和相关的7个词语。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女孩坐在椅子上织毛衣,借助织毛衣的“织”提示zh z及整体认读音节zhi zi的音,椅子和旁边的小凳子的整体提示zh的形,小凳子提示z的形。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h c及整体认读音节chi ci的音,小刺猬和椅子的形状提示ch的形,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第三幅图用狮子的“狮”提示sh s及整体认读音节shi si的音,狮子和靠背椅提示sh的形,狮子提示s的形。第四幅图用红日的“日”提示r ri的音,幼芽提示r的形。第二部分是zh ch sh r z c s的书写格式。第三部分是借助图画和拼音学习的5个生字。第四部分活动提示:前三项是区别记忆zh ch sh z c s、直呼整读音节与相应的汉字。看图读词语中的“li”“zi”两个音节是轻声,绕口令游戏中主要区别关键词“四”和“十”两个字音。zh ch sh z c s的发音及zhi zi chi ci shi si的整体认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教学价值
这一课的内容很有特点,简单的四幅图画和七个词语承载了学习四个翘舌音、三个平舌音节和7个整体认读音节及认识5个生字。学习的任务量比较重,且第一次接触整体认读音节,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高效地利用情境图画,充分地读懂词语、字母和音节,有助于掌握zh ch sh r z c s和zhi chi shi ri zi ci si的组成和发音特点及规律。图画后面的词语是帮助提示汉语拼音字母发音,同时是为学习生字服务的。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给汉字标音,后面的词语中的第一个字都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读,带调直呼。带红色音节的字,读的时候,一定突出、加重,以便读准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
后面的活动练习的呈现,是在于反反复复区别字母的音和形,教学中强调整体记忆,反复应用。“读一读”的图画中描述的是一家人在劳动的情景,结合图画指导说完整话,“绕口令游戏”在说得流利、加速的同时,巩固本课学的知识,同时锻炼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zh ch sh z c s r 7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hi zi chi ci shi si ri 7个整体认读音节。
3.认读7个词语,认识5个生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字母、整读音节、字词的挂图;字母、整读音节四声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生字、词语拼读卡片。
3.区别字母及整读音节的活动卡片。
(二)教学思路
1.声母教学
zh ch sh r都是翘舌音,教学中要强调发这四个声母的音时,舌头都要翘起来。首先一定要示范发好zh ch sh r的音,让学生仔细观察,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指导规范发音。然后将zh ch sh 3个字母分别去掉h,学习三个平舌音z c s,发好z c s的音有一定难度,要讲清发音部位,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最后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平翘舌字母的发音要领,还注意区别字母的形。对于发音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
2.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
整体认读音节就是固定音节,不用拼读,带调直接呼读,可直接给汉字注音。教学zhi zi chi ci shi si ri的读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发好zh z ch c sh s r的音的基础上,读得长一些,让学生知道本课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的发音相近,只是比声母读得响亮些、长些。
(2)zhi chi shi ri的发音要与zi ci si进行对比,区别发好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发音要领。
(3)要强调它们是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能拼读,应整体识记。
3.认读字词
本课会认读5个生字,这些生字都出现在7个词语当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鲜明的
图画读准词语,帮助学生识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看图说说谁在干什么或那里有什么。
(2)学习词语,借助图画或音节提示,读准词语,尤其要强调读好红颜色的音节的字,掌握平翘舌音节的发音规律。
(3)认识5个生字,可以在词语中认读,也可以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反复巩固,加强记忆,重点注意“自、吃、司”的发音。
(4)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猜谜语、组词语、说成语等。
4.书写指导
告诉学生zh ch sh都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书写时要靠拢,不能分开。z c s三个声母都是一笔写成。着重指导写s,它是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半圆,再向右半圆,像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要写正,不能歪。r的写法: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端向右写一弯笔。
5.活动提示
在活动练习中,要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如记忆字母、整读音节,可自己做卡片,同桌互读、小组交流、游戏进行比较区别来识记。
“背一背”。是记忆整体认读音节的训练,要先熟记再背诵。
“比一比”。是区别平翘舌音,要从字母的组成及发音的特点上进行区别。
“读音节”。在区别发好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同时,把汉字和音节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支持。
“拼一拼,读一读”。这是借助拼音认识汉字,同时区别、感悟平翘舌音发音的不同要领。
“读一读”。这是一家三口人在家里劳动的情景,借助这个情景来说话,拼读短语“擦玻璃”“擦桌子”“擦地”,在此进一步区别平翘舌音,读准轻声,牢记整读音节,在生活实践中巩固运用拼音,分享学习拼音的快乐和成就感。
读绕口令时可采取多种方式来读,如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比赛读等,但要注意先借助拼音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要先慢后快,才能达到训练的要求。
6.扩展练习
(1)学生自制声母、整读音节卡片,认真读给家人听。
(2)听老师发音或听录音,辨别平、翘舌音。
声母:zh s ch r z c sh
音节:shi chi si ri ci zi zhi
(3)拼读下面的词。
s€?sh€怼h€?zi sh€?zh zh€?zi ch zi
r€?q h ch€帷h sh€€?zh zh€?r€?
(4)找一找你身边的(人名、用品、动物、植物……)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看谁找得多。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4课时。
2.内容分配:第一课时:zh ch sh z c s r及相应的整体认读音节教学;第二课时:学习生字词语及书写字母;第三课时:活动提示;第四课时:活动提示及测试。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这一课容量大,难度也很大。主要是要发好平翘舌音,个别同学由于语言障碍或方音影响,发不准确,请不要急。教师要给他们示范,讲清发音的技巧,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反复操练。
相关资料
1. zh ch sh r的发音方法。发zh时,舌尖翘起,顶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发ch时,发音动作跟zh大体相同,只是在稍微放松时送出的气流较强。发sh时,翘起舌尖,靠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当中挤出来。发r时,发音动作跟sh基本相同,只是发音时声带要颤动。
zh ch sh r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和硬腭,发音时舌尖是翘起的,叫翘舌音。
z c s的发音方法。发z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微放松,形成狭缝,让气流自然从窄缝中挤出。发c时,发音动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强。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z c s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和上门齿背,发音时舌头是平的,叫平舌音,也叫舌尖音。
2.生字资料
毛:
字源释义:金文的毛字,像人或动物的毛发之形。它的本义是人或动物身上的毛发,泛指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引申为粗糙的、未加工的。
自:
字源释义:甲骨文的自字,像人的鼻子,上部是鼻梁,下部是两个鼻孔。自的本义为鼻子。人们在说自己时,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自引申为自己,又引申为开始、从、由等等。
司:半包围结构 会意字
字源释义: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司字,口上加一只手像人手遮嘴上大声呼喝,发号施令的形象。司的本义为主持、掌管。引申为操作、经营等义。又用作官职或行政组织名称。
光:
字源释义:甲骨文的光字,整体字形由“火”与“人”组成,就像人高举火把用来照明。金文把人头上的“火”简化,上边又增添两点,表示光芒。光的本义就是光芒、光亮。引申为时光、光阴。又引申为光荣、荣誉、发扬光大等。
3.绕口令:一种语言游戏,把声母、韵母、声调极为相近的字交错重叠,组成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说出。也说拗口令、急口令。
4.读儿歌:
紫色树,紫色花,
紫花开了结紫瓜,
紫瓜柄上长小刺,
紫瓜里面装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