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及背景简介
(1)王勃
王勃(650 ~ 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传说他幼年聪明过人,6 岁能文,曾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曾任沛王府修撰(担任写作和编纂的官)。26岁时往交趾看望父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杜少府,名不详。“同是宦游人”的赠别,心情本来是复杂的,但诗人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开朗壮阔的诗句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变悲凉为豪放,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抱负。
(2)陈子昂
陈子昂(659 ~ 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少任侠。开耀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击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风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但有些作品表现出人生无常和向往神仙、隐逸的消极思想。为文也反对浮艳,重视散体。有《陈伯玉集》。
(3)李白
李白(701 ~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与杜甫齐名(比杜甫稍长),世称“李杜”。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善于向乐府学习,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大。
(4)韦应物
韦应物(约737~约792),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很多,也很著名。白居易曾评论他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
(5)韩愈
韩愈(768 ~ 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社会秩序和振兴儒家道统而提倡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
他对古文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仁义”“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因忠于古文,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 注音
城阙( ) 宦游( ) 怆然() 滁州( ) 如酥( )
3. 释义
(1)少府:官名唐人。之:到,往。城阙: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宫门前的望楼叫阙。辅:辅卫。三秦:指关中(今陕西潼关以西)地区,古为秦国。项羽灭秦以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因此称“三秦”。五津:四川长江自湔堰至犍为之间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宦游:出外做官。比:靠近,挨着。无为:不用,不要。歧路:岔路,指分手的路口。沾巾:沾湿佩巾,
意思是哭。
(2)怆然:伤感的样子。
(3)左迁:古人以右为尊,故称贬官为左迁。子规:杜鹃鸟。五溪:指武溪、
巫溪、酉溪、沅溪、辰溪,在今湖南西部。夜郎西: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夜郎,指唐夜郎县,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境内。
(4)怜:爱怜。深树:树荫深处。野渡:野外的渡口。
(5)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又因其在同一曾祖父的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有此称。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酥:酥油,用动物乳汁制成,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绝胜:远远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