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汉字家园(二)——3 谜 语

2008-09-05 浏览量:4605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学用书>一年级上册>教学资源包小学

4—3 谜 语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本课教材选了两首猜字谜语,所配的插图为一棵白桦树,形象地展示了“手”和“眼”的形状,为学生猜谜提供了形象依据。谜语生动有趣,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可让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猜猜中主动识字。猜谜语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寓知识、趣味、理据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这两首谜语贴近儿童生活,接近口语,比较浅显,适合儿童诵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价值

    猜谜是一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在猜谜中能发挥想象,发展思维。谜语为识字提供了一个语言背景。本课所学生字都在这两首谜语中,属于韵语识字,在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语言中识记汉字,了解字义,既轻松又愉快。教学时,就要充分利用谜语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发挥韵语识字的优势,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提高识字效率。

    本课的插图为学生猜谜提供了极好的依据,较好地揭示了谜语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结合谜语内容,启发想象,从而正确猜出谜底。谜语识字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指导,鼓动学生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拓宽识字途径,提高识字量。

    课后练习,重点关注“识字写字”这一主题安排的实践活动,这是对这段识记汉字的一个小回顾,又是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识字,扩大识字量。

(1)“读一读,背一背”是以儿歌为载体巩固复现生字,扩大识字量。首先借助拼音认真熟读儿歌,然后完成提示语的要求,通过读儿歌,画出你以前就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以此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在读这首儿歌的过程中,你又新认识了哪些字,把它画出来,鼓励学生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教师也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其他诗歌或短文,激发学生乐于识字的欲望,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儿歌背下来。关于儿歌内容不必讲解,如学生愿意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这首儿歌表达的主题是,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理想、愿望、看法,有自己的世界。

(2)“认字交流”。这项活动是为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设计的一项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这项活动有几个方面需要老师把握好:一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自学生字的能力,为学生指出自学生字的有效途径之一——请教他人(老师、同学、家长);二是要重视学生入学前对汉字的掌握情况,考虑如何利用学生的“已知”达到更好地学习“新知”;三是如何激发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识字资源”(如:班名、同学的名字等),更多、更快、更好地学习汉字。

(3)“读一读,说一说”是对汉字家园(一)和汉字家园(二)所学生字的一个回顾,把会认会写的字,编成了生字歌,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复现生字,同时也帮助学生认识事物。“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表达,如:哪些字是象形字,哪些字是表示器官的,哪些字是表示植物名称的,哪些字是动物名称,哪些是表示意思相反的词。在观察比较发现中都要紧紧围绕这些字进行表达,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会写6个字,做到工整、干净、结构合理。

2.朗读谜语,结合图画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在猜谜中增强学生对“手”和“眼”的了解,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门”的字理演示课件。

2.认字卡片。

3.头饰。

(二)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韵语识字,两个谜语轻快活泼,韵脚鲜明,在借助拼音熟读的基础上,借助图画,边读边想,揭示谜底。在揭示谜底的过程中,结合具体语句,认识汉字,交流识字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感悟字义。针对这课的特点,可参考下面的教学思路。

1.自读谜语,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这两个谜语如同七言诗,节奏鲜明,易于诵读,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合作读等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本课生字要反复读一读。朗读时,可以按七言诗的节奏读,也可以拍手轻快地读。

2.边读边想,结合图画,揭示谜底

    猜谜的过程是启发想象,发展思维的过程。因此在猜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读完一句想想说了什么,再读一句想想又说了什么,连起来想想自己是怎样猜出谜语的,在结合课文讲猜谜依据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字要结合语言环境感悟字义。如:“两间房子一样宽”中的“两”和“间”是本课生字,“两”表示数目,一个加一个就是两个,多用于量词。“间”也是量词,用于房屋“两间”表示房屋的数量或面积。再如:“房里能容千万人”一句,“能”在这里理解为“能够,可以”。“千万”是数量词表示非常多,从房子里可以容纳成千上万的人就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这间房子大得可以容下世界。而后面还说容不下沙粒,在对比中,猜谜底。

3.识记生字,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本课是韵语识字,但在具体生字的识记上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介绍自己是怎样识记生字的。如,部件组合:云加力就是动;猜谜语:太阳躲进门里了(间);找反义词:开——关;字理识字:门。还有数笔画、熟字比较、组词等等。

(2)本课生字的巩固和复习根据这课生字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如,找出本课表示数量的词:五、千、万、两、间;找朋友:间、动、粒这三个字的部件组合;看谁说得多:能——能力、能量、能源、功能,间——中间、房间、车间。

(3)本课要求会写的6个字,笔画简单,可让学生观察,找出规律和特点自己练习书写,如,“开、子、千”三个字的共同特点是长横都在横中线上。重点指导“万”的笔顺,第二笔是横折钩。

4.整体回归,温故知新,自主识字

    本课书后练习围绕“识字写字”这一主题安排了多个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巩固复现学过的汉字,引导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向他人请教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另外还安排了一个口语表达练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完整话,围绕“我是……”这一内容自由选择话题,表达清楚。可在活动课进行。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巩固复现生字,然后在读儿歌中巩固复现学生的认字情况,并鼓励学生主动识字,最后在“认字交流”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向他人请教识字,扩大识字途径,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2课时。

2.内容分配:读谜语识记生字,指导书写为第一课时;综合练习放在第二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本课在猜谜时,学生如果猜谜底有误或在说谜语依据时理解偏颇,教师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讲解或拓展,帮助学生理解谜面,达到正确揭示谜底。

    2.在读儿歌,画自己会认会写的字这一环节时,如果学生能画出很多会认的字,教师要及时鼓励,并请他说说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向他学习,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在“认字交流”时如果有的学生能说出其他识字途径,如查字典或在看电视中识字等等,教师要给予表扬,激发主动识字的乐趣,培养乐于识字的习惯。

相关资料

1.谜语: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

2.谜面:指猜谜语时说出来或写出来供人做猜测线索的话。

3.谜底:谜语的答案。

4.门:象形字。像两扇门形。门是房屋的出入口,也泛指其他东西的出入口。引申为做事情的方法。以门作形符的字多与门的意思有关,如:间、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