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有趣的夜空——1 古朗月行(节选)

2008-09-05 浏览量:5654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学用书>一年级上册>教学资源包小学

5.有趣的夜空

[板块说明]

    在本板块中无论是古诗还是情境优美的现代诗,都是以有趣的夜空为主题安排的内容,《古朗月行》和《小小的船》侧重描写月亮的神奇、美丽,《青蛙给星星打电话》侧重描写夜空的美好。这一板块承担着新课标指出的“能阅读浅显的读物,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一任务。本板块3首诗文质兼美,激发想象,引发思考,是指导学生朗读的好文章。

5—1 古朗月行(节选)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古朗月行》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名作。《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全诗16行,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诗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古诗的意思是说他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作者小时候因为不认识月亮,把它称做“白玉盘”。“白玉”表现了月光皎洁,“盘”是月亮的形状;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后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想象,说它像“瑶台镜”,“瑶台”是天上仙人住的地方,“瑶台镜”即仙人使用的镜子无比明亮。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本课重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感受月亮的神奇和美妙。

2.教学价值

    本课教材作为这一板块的第一课,除激发学生对夜空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外,还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自然景物的关注,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借助背景图,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韵律和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认识一个偏旁“十字旁”。

2.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月亮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思路

    本课识字过程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9个生字在教学时音、形、义各有侧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在阅读中分散识字,把生字从文中提出来,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识记,再放回文中特有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1.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激趣导入。

(1)字谜引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

(2)激趣导入

    每当夜幕降临,月亮就会悄悄升入空中,月亮什么样呀?(出示课件或挂图)表面坑坑洼洼,月亮很美丽,夜空也很神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出示课题)讲节选(本来8句,选出2句)。

2.随文识字,突出重点。

(1)读准音

    借助生字读准音,把诗句读通顺,把会认的字圈出来。

    哪些字的音容易错?(“时、识”翘舌音,是同音字,“作”平舌音)多种方法读准音。教师出示字卡,抽生检查,并随时纠正错误。和同学交流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2)认清形

时、识: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可针对不同的形旁介绍一下两字的意思。

讲清形声字表音、表义特点。告诉学生带口字旁的字多半是语气词、象声词或跟嘴的动作有关的词。例如:语气词:吧、啦、呀、啊……象声词:呜、咚、嘎、喵……跟嘴的动作有关的字:吃、吹、喝、吐、喷……

3.写字指导。

“古”:学习十字旁,十字作头:竖要向左倾斜,起笔在竖中线上。

“玉”笔顺:横、横、竖、横、点。

“台”“古”都是上下结构,这两个字下面的口在下半格居中。

“行”字上撇较短,下撇稍长,竖对准上撇中部,从下撇起笔。

“飞”笔顺:横斜钩、撇、点,这个字第一笔容易错写为横折弯钩,第三笔写成捺。

4.指导朗读,体会意境。

    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观察图画,为学生创设一个静谧、柔和的意境。学生想象出自己在宁静的夜晚面对圆月欣赏的情景。范读、领读使学生掌握五言古诗的停顿规律。

    下面图示仅作参考: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可以把这首诗编成一个美丽的故事,一边讲给学生听,一边播放课件或指挂图,使学生感悟、想象月亮的美妙与神奇:小时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好像是仙人用的明镜,飞到了青云上。月色皎洁、群星闪耀,多美的夜空啊,诗人被这美景所陶醉,提笔写下《古朗月行》。朗读的语速稍慢一点,音调适中,不要很高。

5.巩固练习,拓展活动。

    一题和二题在识字、写字过程中随机完成,第三题观察夜空是实践性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长作业,鼓励家长同孩子一道观察夜空。家长可以协助孩子用图画描绘出一个月当中月亮形状的变化,最后进行班级内的展览、交流。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夜空奥秘的决心和兴趣,感受夜空的美好。

    本课识字也可以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自主识字奠定基础。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2课时。

    2.内容分配:随文学习识记生字、书写1~2个生字,指导朗读放在第一课时,背诵、写字、扩词,完成课后题放在第二课时。

相关资料

    1.《古朗月行》是一首乐府诗,原诗16行8句,因诗人鲍照曾著有《朗月行》,诗人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所以称《古朗月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古朗月行》原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弈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复现生字小短文。

    一轮明月似圆圆的玉盘挂在晴朗的夜空,银色的月光下,三三两两的萤火虫亮出一盏盏小灯笼时而追逐,时而嬉戏,仿佛是在呼朋引伴。明月穿行在几缕轻纱似的云间。月光下几个孩子正在吟诵古人赏月时的佳作,见多识广的萤火虫也把这里当做展示自己的舞台。

    3.月球知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4.字的字理。

    朗:形声字。“月”为形旁,表示月之明,“良”为声旁,含有美好圆满之义,月满时尤明。“朗”本指明亮,引申为声音清晰响亮。凡月字旁的字,其义一与“月”有关,其义二与身体的一部分有关,如肺、肝、肠等等。

    台:形声字。本是用土堆起的高台,上面平,可登上眺望。又指其他像台的东西,如井台、写字台。

    “玉、行”字理图识字:象形字。像用一根绳子穿着几块玉石,金文和小篆作三横一竖,与王相似。玉在记忆时也可用区别法:与王区别,玉字三横等距,而王字是上面两横距离小些,隶书“玉”字才加点。

    行:象形字,字理图像人行走的十字路口。本义是指道路。近义词区别法:行——走,动作演示法:一个人在走路。还可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行”的其他意思。练习用“行走”说话。(相机解决课后习题)

    古:区别法:古——台;反义词记字法:古——今。“玉、行”两字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字理图,建立从图到字的联想,教师要给学生讲清两字的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