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课题: 听 声

2009-03-06 浏览量:2784

长春出版社>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资源包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听 声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毛志丽 
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回大地,百鸟齐鸣,一切都在鸟儿的呼唤下欣欣然张开双眼;夏日炎炎,蝉声一片,它们才不管谁在午睡,只管放开喉咙使劲地叫;秋霜打落叶子,也告诉小昆虫们:冬天快来了,该到温暖的地方躲躲了。这些小虫子们在说什么?落雪无痕,但却有声,听,那是孩子们的欢笑。松下、月夜、涧边、山中,一切的一切,都有着听不完的声音,悠扬的琴声,婉转的箫曲,哗哗的瀑布,飒飒的松风,自然界原来这么富有生气。 
 清朝诗人张潮不愧为听声大师,几句话写出不同季节听觉之别,不同环境中听觉之异,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经验和感受,人的听觉想象力和能动性。四季在他笔下不再是简单的季节轮换,而是一首拥有不同乐章、声情并茂的交响曲!所有这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中体会。 
教学目标 
1.认识“蝉”等8个字,掌握“夏、秋、琴”等8个字的写法,掌握一个偏旁:禾木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能跟随诗人 
一起感受四季之声。 
3.热爱美丽的大自然,愿意探索自然界奇妙的声音。 
教学重点: 
能认识8个字,背诵诗文 
教学难点: 
能正确书写“夏”和“琴”,读准“蝉”和“松”。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或课件。 
2.准备鸟声、蝉声等课文中涉及到的音效。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静听自然之声 
 同学们,大自然是到处都有美好的声音,你们听,(放录音,其中有鸟声、蝉声、虫声、雪声、琴声、萧声、瀑布声和风声)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啊? 
 (全班交流) 
 同学们说得可真好,有一位大诗人叫张潮,它把四季里的声音写成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走进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1、教师范读,听清字音 
 2、学生自读,画出生字 
 3、教师指读,检查正误 
 4、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同学们,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感觉,比如春天的清脆、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忙碌、冬天的安静,所以请你带上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吧! 
 5、同桌互读,读出韵味 
 6、全班齐读 
 7、背诵 
三、走进文本,学习生字 
 1、同学们,诗我们都背下来了,诗中还有一些生字你们能记住吗?快来看!(大屏幕出示本课生字),你能按照顺序来读一读吗?不会读的字请你看一看课文就能顺下来了。 
 (学生自读) 
 2、教师按顺序指读 
 3、打乱顺序读 
 4、总结字的特点 
 请同学们看这几个字:蝉、松、琴、箫、瀑、涧,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了,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注意“蝉”和“松”的读音。 
 同学们看这两个字“布”、“同”,你能用它来组个词吗? 
 5、开火车读字,教师随机指导。 
四、学习写字,指导写字方法 
 1、学习“夏: 
 1)请同学们看第一个字,“夏”,谁来说一说它的组成?谁再来说一说要想写好这个字,我们应该怎么写呢? 
 (组成:横—自—折文;要想写好,横要长,捺要长) 
 2)、老师书空 
 3)、学生练习 
 4)、教师反馈 
   2、学习“秋”  
 1)观察“禾”做了偏旁,有什么变化吗? 
 2)教师书空 
 3)学生练习 
 4)教师指导 
 3、学习“琴” 
 方法同上 
五、总结全课,说说感受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多背古诗,感受古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