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预习-7上-9《木兰诗》

2011-05-20 浏览量:3232

长春出版社>语文>预习窗口>学习园地

1. 北朝民歌简介

本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所谓“横吹曲”,是

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做“鼓角横吹曲”。

这些歌词的作者也主要是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质朴粗犷、豪迈雄壮,是北朝民歌最

显著的特色。这和北方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北方没有南方那

样繁密而多彩的植被、曲折而湿润的水网,景观缺乏细部的变化。然而大自然在这单调

之中,充分显示出它的严峻、崇高、阔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大会注意细微的东西,

目光总是被引向高远之处,看到的是巨大的世界。久而久之,人的心胸也就随之扩展,

形成粗犷豪迈的性格。其次,北朝民歌大多出于当时的少数民族,他们原来都是以游牧

为生的,社会结构又有军事化的性质。游牧生活不像农业生活那样安定、那样井然有序、

有耕耘必有收获,而是充满了变化和风险。各部落之间,也少有文化礼仪的虚饰,谁有

力量谁就去征服其他部落。在与自然、与敌手的残酷斗争中,造就了民众的强悍气质,

他们不会喜爱南方人那种温柔缠绵的歌。

2. 注音

机杼(zhu ) 可汗(kehan ) 鞍鞯( an jian) 辔头(pei ) 朔气(shuo ) 金柝( tuo

3. 译文

唧唧声又是唧唧声,木兰当门把布织。听不见织机上的梭子响,只听到木兰女在叹

息。

问女儿思什么,问女儿想什么,女儿我没思什么,女儿我没想什么。军中文告昨夜

已见,可汗正在大规模征兵。征兵名册实在很多,册册都有爹爹的名。爹爹没有大儿子,

木兰没有大哥哥,女儿我愿为出征买鞍备马,从今后替爹去从军。

到东面的集市买好战马,到西边的集市买好马鞍,到南面的集市买来辔头,到北边

的集市买来长鞭。清晨告别父母出征去,傍晚住宿在黄河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

音,只听到黄河奔涌水声溅溅。清晨辞别黄河出征去,傍晚来到黑山之巅,听不到爹娘

呼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嘶鸣。

万里迢迢奔赴战场,飞越过道道险关、重重山峰。北风传送着军营中击柝打更的声

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铠甲征衣。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勇士们征战十年胜利凯旋。

归来后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廷大堂。给木兰记下屡屡战功,千次百次给予奖赏。

君王询问木兰希望得到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只愿骑上千里快马,送我早早回到故

乡。

爹妈听说女儿归来,互相搀扶迎出城外。姐姐听说妹妹回来,喜对门户整理容妆。弟弟

听说姐姐回来,磨刀霍霍向着猪羊。木兰打开东房的门,坐在西房的床上。脱下征

战时的战袍,换上昔日女儿的衣裳,对着窗子梳理云发,照着明镜贴上花黄。走出门外

看看伙伴,伙伴们惊奇地不能相识。朝夕征战十几年,竟不知木兰是个姑娘。

雄兔脚毛蓬松,雌兔双眼常细细眯起。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么能辨别我是

男的还是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