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写6个一类生字,做到工整、间架结构合理。认识本课11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学会笔画名称:横钩;学习三个部首名称: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进一步培养识字能力。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促识,以识助读,识字和阅读相结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概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朋友之间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相处融洽,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笔画名称:横钩,学习三个部首名称:宝盖儿、月字旁、单人旁。
2、背诵课文,领悟文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友”字的字理识字课件;
猫狗、鸭鹅的头饰。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好伙伴吗?谁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咱们班里你和谁是伙伴?是阿,有伙伴多快乐呀!俩人在一起学习、做游戏、互相帮助,生活才有意思啊!今天,在我们的课堂里老师也请来了两组小动物——猫和狗,鸭和鹅,哪一组小动物是伙伴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教师范读这首儿童诗,学生再跟老师读课文,思考:谁和谁是真正的好伙伴?
2、 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指读,齐读,男女生分句读,把文章读流利。
三、看图读文时相机学习一类二类生字
1、出示课件:猫和狗在一起的图片:请同学们看一看图上都有谁?它们表情什么样?想一想它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时在黑板上相机出示字卡:狗、起、认读这两个字并练习用“一起”说话。教师讲解带有“反犬旁”的字一般表示兽类
它 上下结构,共5画, 它们,指人以外其他的事物。
学习新笔画:横钩,领读,书空
学习新部首:宝盖儿,领读,书空
2、们 左右 共6画 (新部首) 我们 他们 你们
“ 亻”旁是人字的变形,“ 亻 ”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与人有关的。如:你、他;“们”是个形声字,左表义,右表声
课文中的“它们”指的是谁?(猫和狗)它们做好朋友吗?读读课文说一说。认读 做 ,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事?
3、 朋 左右 共8画 月(新部首) 朋友,你有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你和好朋友怎么相处?
谜语:两个月
三、复习巩固
1、 开火车读、指读、齐读一、二类生字。
2、 猜字游戏。
四、作业:
把猫和狗、鸭和鹅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3个一类生字,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字,学过的部首、笔画名称
2、学习新字
师导入:出示图,鸭子和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它们心情怎么样?你从那看出来的?读读课文看看书上是怎么来描写他们俩的。相机学习生字:
友 独体 共4画 又 朋友 友谊 友好 友爱
齐 上下 共6画 文 整齐 齐步走 齐心。“一齐”跟课文中的那个词意思一样?找一找读一读
巴 独体 共4画 乙 尾巴 巴掌 巴士。你知道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作用吗?
鸭子和鹅跳进水里时发出什么声音?
学习 扑 让学生做动作理解这个动词,在课文中是象声词。
对这三个字要进行书空练习,让学生掌握字形。
3、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朗读。
(1)各种形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戴上头饰做动作。
背诵课文。
(2)你喜欢猫和狗,还是鸭和鹅?为什么?文中说它们俩好像什么?学习 哥,字谜:可上可下,老二喊老大。
(3)为什么猫和狗不是好朋友?
(4)小结:猫和狗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所以才会吵起来。同学们也是一样,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象小白鸭和小白鹅一样,成为好朋友,过得更快乐。你们说是吗?
3、 齐读生字,指导书写。
一、 作业:
1、拍手背诵这首儿歌。
4、 想一想,假如小猫和小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成为了好朋友,第一段课文应该怎么说?
四、板书设计:
猫和狗 鸭和鸡
一类生字 二类生字
它 朋 友 齐 们 巴 狗 扑 做 尾 哥 起
一、基础知识
(一)生字
1、它(tā):上下结构 共5画 专指事物。
2、朋(péng):左右结构 共8画 指彼此要好的人。
1、 友(yǒu):半包围结构 共4画 扩词:朋友、友人、好友、战友、、友好、友爱、友邦
2、 齐(qí):上下结构 共6画 扩词:整齐、看齐、齐心、到齐
3、 们(men):左右结构 共5画 词尾,表示人的复数。 扩词:你们、他们、咱们、学生们
4、 巴(bā):独体字 共4画 扩词:尾巴、巴结、巴不得、干巴
(二)正音字
鹅(é) 瘦(shòu)
(三)成语
狐朋狗友、朋比为奸、齐心协力
二、 资料
友(字理):古文字的友字,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所以甲骨文的友字还特意用横画把两只手连在一起。握手是为了表示友好,就像现在常见的老友重逢,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情。因此,友字的本义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朋友”。不过在古代,“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同门为朋”,即跟从同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同志为友”,即是说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称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