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的老师,我叫刘亚丹。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所有作课教师谈谈自己的感受。首先感谢长春市教育教研室举办这次活动,给年轻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
参加此次活动,从中收益颇多。感受之一:(上课)从准备课到上课、答辩、答题、展示,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自我历练与提升的过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马掉进了一口枯井。马的主人想不出办法救它,就决定将马和枯井一起埋掉。人们拿起铁铲开始填土,当第一铲土落下时,马发出悲哀的号叫。但是,第二铲土下去时,马反而安静下来。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土下去时,马都在做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它努力抖掉落在背上的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的往井里填土,马不停的抖落,使自己不断的上升。终于,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马潇洒的走出枯井。感觉参加完“长春杯”比赛,自己很像这匹马,为了讲好《鸟的乐园》,我也如这落井之马,不断地抖落身上的“泥土”。每一次试讲后的删除就像一次“抖落”和“放下”,每一次推敲后的改变又像一次“垫高”与“上升”。在这抖落与上升的交替中,我也潇洒地走出来了。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学校,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有着严谨的办学态度,新颖的教学模式,优秀教师层出不穷。备课中,老师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是出了这屋又进那门,互相听课、议课。正是有了这样的研讨氛围,我才得以迅速成长;正是有了这样坚实的后盾,我才能自信地站在这里。
感受之二:(反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上完课回校的途中,与老师们回想,如果课上再放手让孩子说会更好;如果后边的识字让孩子们在再小组中进行检测,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完美,等等。这些“如果”虽是课上留下的遗憾,但这遗憾却是可以弥补的,因为我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教学这一课的机会,在别人看来某些遗憾可能是一种失败,而对于上课者却是一种提升,它可引发我真正地思考、瞬间的顿悟,因而每个遗憾都是通向教学艺术王国的里程碑。
感受之三:(听课)听了20余节课,领略了各校的教学特色与各位作课教师的风采。教语文,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只从“术”的方面去研究,不从“学”的方面去积淀,是舍本逐末。现在的语文课告诉我们:要教学生读,教师首先要会读、多读、有深刻的读书感悟;要教学生写,教师首先要爱写、能写、有独到的写作体验;要教学生说,教师首先要勤说、善说、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笔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腔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热情,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所有这些,才构成一位语文教师的神韵。
“长春杯”比赛虽已过去近一个月时间,但在每一位参赛教师心里,似乎才是昨天。参与了就不会忘记,努力了就会有提高。有道是: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只要勤于锤打、磨砺,就能使生命发出耀眼的光彩。
最后,再次感谢教研室的老师们以及所有评委老师们在比赛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同时祝贺所有参赛教师取得了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