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参与实验的一年级语文教师,深感兴奋,翻开新教材,“汉字家园”、“有趣的夜空”、“童趣”、“小小的希望”等具有独特设计的板块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是一本多么富有童趣的教材呀!我对新教材进行了探索积极的探索。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这套教材坚持了以人为本,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更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一、彰显了语文特性,语文味更浓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本套教材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努力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力图实现文化熏陶与语言学习的整合。
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一)安排了“人、口、耳、目、足、山”等许多象形字,下册汉字家园(一)中安排了“男、鲜、从”等多个会意字,这些字学生学起来趣味很浓,就以“山、石、田、土、水、火”几个字教学来说,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说出了山、石、田、土、水、火几种事物的不同
形状,我又结合图画,相机地展示了这些汉字的字理,学生牢牢地记住了字形。识字的编排及教学是我感到,它不仅渗透了祖国汉字的造字规律,传递着中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实现了文化熏陶与语言学习的整合,极大地扩展了识字教材的教育功能。
教材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语言积累性的“读一读”“背一背”栏目,有的是成语、名言、警句,有的是词组、儿歌和古诗,这些内容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不仅便于学生语言的学习,而且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二、尊重了语文学习的主体,儿童性更强了。
本套教材不论是教材的页面设置,选文及内容的呈现方式都十分符合儿童的特点,贴近儿童生活,充分体现了儿童性。在教学《动物乐园》一文时,首先老师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动物的录像,如果你认识它,就请你说出它的名字。学生纷纷举手,抢着说自己看到动物的名字,接着图文结合识记生字,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学得积极主动,原本枯燥无味的生字此时变得像小动物一样可爱,可见孩子们是多么喜欢这篇课文呀!课文富有童趣,有利于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财富。
三、体现新的学习方式,学习主体地位更突出了。
本套教材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安排了综合主题板快的内容,如:《我们都来研究姓》、《春天在哪里》等,体现了由课内到课外,有语文到生活,由生活再落脚教材的设计理念。就拿《春天在哪里》综合活动来说吧,课前布置学生进行到生活观察、学习、体验,到自然中去寻找春天,上课时再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大自然里的春天,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眼里的春天,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画的画,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拍的照片,有的学生朗读了自己写的观察日记,还有的学生唱起了春天里的歌……可以说,综合活动沟通了听、说、读、写、画、唱等多种感悟的途径,沟通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不同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氛围。体现了语文学科与相关学科、课内语文教材与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统一。
四、集多种识字方法于一身,降低了识字难度。
在识字部分,教材内容上设计了字理识字、韵语识字、情境识字、在阅读中识字,猜谜语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遵循了汉字特点和识字规律,做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探索,为学生识记生字降低了难度。我在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己适合的方法识字。在执教《鹅妈妈的故事》一文时,文中要求会认、会写生字共计20个,我感到生字太多,生字掌握一定不会很好,上课时我引导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我用猜谜语方法记住了“雷字:“雨下到田里。”有的学生说我用换部件方法记住了受字,“爱”字去掉友换上又字就念“受”字。有的学生说用字理识字方法记“雷”字……从对学生生字掌握情况测评来看,虽然生字较多但掌握效果却很好。多种识字方法降低了学生的识字难度,加大了识字量,并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使学生了解了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我走进了新教材,探索着新教材。这套教材为我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作了方向性地引领,它使我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6年,我参加了首届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长春杯”教学大赛,我刻苦地钻研,热情更高了,对教材的编排体系,设计意图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在这次大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同时所执教的《春晓》一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长春版教材不断完善了自我,提高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教育,历来倍受到人们的关注。长春版教材的推出,引起了广大一线教师极大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仍需在实践中对教材进行不断地探索与研究,这也注定了我将要与新课改、新教材一路同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