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书趣——1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

2008-11-21 浏览量:5614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教学资源包小学

10.书 趣

[板块说明]

    读书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特别是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益。这个板块的2篇课文和综合学习活动、表达都是紧紧围绕着“书”这个主题安排的,目的是让孩子喜欢读书,分享书中角色读书的乐趣和成功,了解书,学会读书。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以读书时青蛙先生需要一张书签为入手点,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报酬》这篇文章告诉人们一个重要的道理:读书可以改变人们的命运。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但同样渗透着阅读魅力,让我们感到读书和爱上读书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和有意义的事情。

    表达中的图书介绍,综合学习活动中的读书交流、读书汇报会从不同方面指导学生读书,朗读是一种儿童喜欢的读书方式,学写读书报告应是逐渐被学生掌握和运用的重要学习方法。所以,综合学习活动的教学内容很重要。教学中,表达和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在认认真真组织学生经历了读书过程的基础上进行,要和学生的实际阅读相结合。特别是表达这项训练,一定要从学生具体的读书活动入手加以指导,从内容到形式,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本板块教学建议用7~8课时完成。

10—1一张美丽的红枫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是以爱读书的青蛙先生寻找“书签”为线索展开的。讲的是青蛙先生有一本心爱的书叫《绿色的童话》,他发现了美丽的红枫叶,并非常渴望用这片枫叶当书签,于是努力地寻找红枫叶,但是却遇到了困难,最后小蜥蜴送给青蛙先生一片美丽的红枫叶。文章的语言生动而富有童趣,字里行间蕴含着童话的美,可以说这是一篇语言美、立意美的童话故事。我们能体会到小青蛙美好的心灵,他热爱读书、视书如宝,对朋友那么友善;我们还能感受到小动物之间和谐的关爱之情。

    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先写青蛙先生很想有一片小书签夹在自己喜爱的书里,然后写青蛙先生发现用红枫叶做书签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努力寻找美丽的红枫叶的经过,最后叙述青蛙先生的好朋友小蜥蜴送来了红枫叶。文章的层次比较清楚,首尾照应。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小青蛙热爱读书以及小动物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舍不得”“忍不住”“惋惜”“可惜”“凉丝丝”“甜滋滋”等词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注意“鲫”读“”。

    取”是会意字。古代两军作战,战胜一方的将士是以割取俘虏的耳朵记功的。甲骨文的“取”字,又从手,像一只手拿着被割取下来的耳朵,表示割取耳朵的意思,引申为捕获、索取、收获、采用等义。

(2)写字指导

    揭示规律,教给方法。注意“耳”做偏旁时,下面的“横”要写成“提”。“躲”和“谢”这两个字中都有“身”,“身”在做偏旁时,“撇”不要出头。“趣”字是半包围结构,其中“又”的撇要写成“点”。

    或”字的部首是“戈”,所以不要少写一撇。

2.阅读指导

    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语句。课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比喻句,例如,“青蛙先生非常爱读这本书,这里的每一篇童话,都像一块又香又软的小蛋糕,或者是一块凉丝丝、甜滋滋的口香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蛋糕、口香糖是多么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从而体会青蛙先生非常喜欢童话。

3.朗读指导

    读中落实礼仪教育。例如:青蛙先生发现小蜥蜴睡在红枫叶下面时“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把枫叶轻轻地放下”。虽然自己非常喜欢那片红枫叶,但是他没有打扰伙伴休息,小青蛙多么可爱啊!

    读中感悟语言美,积累语言。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例如:“午后散步的时候,青蛙先生发现,池塘边上有一张红红的枫叶,红枫叶飘落在青草地上,它有五个细小的‘手指’,就像一个红润润的小巴掌,用它来做书签棒极了。”作者把红枫叶比做“红润润的小巴掌”,形象生动。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当时青蛙先生的表情怎么样,心情是怎样的,从而体会红枫叶的美丽以及小青蛙找到这只特别的书签而非常高兴的心理活动,通过想象画面来有感情地朗读。

    读中的童趣表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戏剧化”的朗读。例如:“青蛙忍不住又跑到了池塘边……谢谢你——好心的小蜥蜴”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注意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随着文章的变化而变化,在朗读表演中体会“忍不住”“惋惜”“可惜”等词语的意思,感受青蛙与小蜥蜴之间的友情。

4.活动提示

(1)“读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并理解和积累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可以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可以通过找同义词理解,可以用词语造句理解,也可以做动作表演,特别是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读一读,根据下面句子的提示练习复述课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述课文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提示在小组内自由练习复述,进行有目的的分层指导。

(3)“搜集、制作与展示”。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搜集有关“读书益处”的名言、诗句、格言等,背一背,再制作成有创意的不同形式的书签,通过交流,体会读书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5.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这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有困难。阅读能力的形成与阅读习惯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几个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有一定的帮助:

    大家自由地练习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和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特别是小青蛙和小蜥蜴的对话要多读几遍。

    请你把读不通的句子再多练习读一读。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

    默读课文,画出你的问题。

    一边读一边细细品味,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相关资料

1.字理图

    取 像割下耳朵形。古时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以便回去请功。

2.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中鸣响了。

   ——高尔基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臧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