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汉字家园——4

2008-11-19 浏览量:2990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教学资源包小学

2—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带“目字旁”字为主的看图识字。本课由字、形象的图片和句子组成,句中包含图片前面的字。字、图、句子紧密联系,便于学生识记生字,在学字的同时,掌握字的用法。重点是“目字旁”所表示的意思,了解字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了解“目字旁”所表示的意思。

3.积累与“目”字有关的词语。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有条件的把文中的图画绘成教学图片,或用多媒体。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12个,都是形声字。其中大部分是带“目字旁”的字。

(2)读音难点,“睁”“荣”“瞅”是翘舌音。

(3)了解字义。先让学生了解“目字旁”所表示的意思,即“目”的本义就是“眼睛”,从名词“眼睛”引申为动词“看”。“目”字做部首,在汉字中凡是由“目”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眼睛或眼睛的动作有关,如“眼”“看”及书上的字。

(4)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如,结合句子自己认读,教师检查认读情况,纠正错误的读音;可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也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学习,如“盯、睁、眨、瞄”等。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如:秋—瞅,票—瞟,米—眯,兆—眺等。利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如“睁、盯、瞄”的读音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通过学习了解这些字都有看的意思,但表达的意思又有区别,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体会。

(5)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9个字都带“目字旁”,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指导学生写字时,要在字的结构上下工夫。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目字旁”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最好是教师在黑板上范写两个字,然后再让学生写。

2.朗读指导

(1)课文是以句子的形式呈现的,其中有的是单句,有的是复句,要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如,眺望:是指从高处往远处看。并且要通过做动作等方式让学生明确带“目字旁”字所要表示的不同意思。

(2)读时,要求学生把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读准确、读流利。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以词语的形式呈现,是对本课字词的复现和巩固,同时拓展了词语,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字积累词语,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一读,不懂的查一查词典”。这些词语都有“目”字,要求学生不仅会

读,而且要求学生查词典了解词语的意思。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积累词语。

4.课时安排:2课时。

表达 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材分析

    这次表达的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四种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自己的习作,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教材中给出一段例文,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例文不长,便于学生把握。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修改的意义,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修改的意义,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2.认识4种常用的修改符号:添字符号、调序符号、删去符号和修改符号,掌握简单的修改方法。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篇小短文,上课时印发给学生,练习修改时用。

(二)教学过程

   1.先指导学生认识四种修改符号,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四种符号,边画边说明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2.引导学生共同修改教材中的一段话,在实际修改中加深对修改符号的认识,学会运用。

   3.让学生独立修改事先准备好的一段习作,然后交流使用符号修改的正误。

   4.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资料

修改例文片段。

    天空一望无际蓝蓝的,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山羊。一群大大雁排着人字形队伍,向南飞去。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综合学习活动 走进图书馆

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中对学生阅读量和阅读内容提出的明确要求,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室)里的图书资源,增加阅读量,安排了这次综合学习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要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除了自己买书外,还可以到图书馆(室)借书读,并亲自到图书馆看一看,了解有关借阅图书的常识,亲身感受一下图书馆的氛围,养成爱护图书、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教学结束后,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表现好的学生要表扬鼓励。

教学建议

    1.图书馆里出伟才,古今中外,利用图书馆自学成才的不乏其人,图书馆孕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有各种才能的专家和学者,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都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与图书馆的故事,如:马克思、列宁、安徒生、爱迪生等,激发学生去图书馆的兴趣。

    2.有条件的学校最好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城市里的图书馆进行参观,让学生懂得在图书馆阅读的一些常识。

    3.没有条件参观图书馆的,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图书馆的图片,在班级直接向学生介绍。

    4.学生参观图书馆后,在班组进行交流。

    5.鼓励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

    6.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资料

名人与图书馆的故事

    1.马克思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读书时,常常从早上9点钟一直学习到晚上7点钟,每当他读到高兴的地方,就情不自禁地把脚在水泥地面上来回擦一下。经过25年,竟在地面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印痕。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2.安徒生入中学后在苏洛书院学习,由于同学们对他这个农民孩子百般歧视,使他很痛苦,于是他便每天跑到学校的小图书馆去看书,借书。他如饥似渴地读了歌德、席勒、海涅、司各特、拜伦、斯沫特莱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这不但使他忘记了痛苦,而且把富有理想的安徒生带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新世界,于是他开始写诗和写剧本。

    3.爱迪生12岁的时候,每天去火车站卖报。火车每天要在底特律停8个小时,随车往来的爱迪生就利用这个机会,到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去看书,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后来深情地回忆这段使他大开眼界的在图书馆的自学生活时,称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