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青蛙给星星打电话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又不失优美、含义深刻的诗歌。它以青蛙给星星打电话为切入点,通过星星和青蛙的对话,向学生展现了天空中太阳、晚霞、轻风、白云、月亮的美。说到太阳、晚霞,运用了颜色形容词:金灿灿、红彤彤;对轻风和白云的描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风”比喻成“妈妈”,“白云”比喻成“娃娃”,用“摇篮”一词形容出天空的宁静、和谐与安详;将“月亮”比喻成“宫殿”,而这亮晶晶的“月亮宫殿”合情合理地成为了星星们的家,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天空的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小星星热爱天空、热爱自己的家园的美好情感。
月宫这么美丽,每个人或小动物肯定都想上去看一看,可当星星邀请青蛙的时候,青蛙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不用啦,不用啦,水里和天上是一样的呀!一句“水里和天上是一样的呀”道出了另一种意境——清水映明月,天上有的水里全有。反映出了青蛙热爱自己的家园的美好情感。
2.教学价值
《青蛙给星星打电话》一课,共有10个要认的汉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将这些汉字进行归类学习:“吧、提、呀”都是语气词,“用、理、打、告”都是动词,“娃、妈”都是女字旁,可以将汉字按结构归类,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了汉字的字形,当然,本课也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汉字与学习这首儿歌紧密结合,在自主认识字形的基础上,将汉字回到诗歌中,理解字义。
这首意境优美、极富想象的儿童诗,全部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天空的美丽及青蛙和星星的可爱。诗中把星星、青蛙拟人化,还以同样的方式写出天空的样子。这样写,贴近学生的心灵,体现了学生天真、善良、亲和大自然的天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进行表演。
3.体会小青蛙与小星星对家的爱,进而感受家的温馨与美好。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要求会认字的生字卡片及复习前课生字的字卡。
2.小青蛙打电话的图片或者挂图。
3.青蛙及星星的头饰。
(二)教学思路
1.谈话导入,指导读文。
青蛙是怎么问星星的呀?引导学生读(喂!喂——小星星,天上有啥?),让学生想一想平时怎么打电话的,喂!喂——怎么读,问别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同桌试试。(同学试打电话,体会语气助词“喂”的读法)教师相机及时评价学生真是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完全把这种好奇之情读了出来。
星星告诉青蛙什么了?让学生自己读读画画。(学生自己读、画,教师指导)天上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和老师一起去看看。让学生在观看欣赏中自由交流,理解词语。引导学生说出:金灿灿的太阳,红彤彤的晚霞,亮晶晶的宫殿。同时板书。鼓励学生“多美呀!你能不能试着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引导学生说出“绿油油的小草、黄澄澄的玉米……”
教师指导学生当一把自豪的小星星,给青蛙打个电话。教师及时评价。“亮晶晶的月亮宫殿,就是我的家”,多自豪,“我的”应该重点读,让大家都知道,邀请小青蛙,语气要真诚,学生小组朗读,选出一组最好的给大家汇报,同时教师对小组活动进行及时评价。
分角色全文读读或分角色演演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汇报。分角色读时,让学生评一评。
2.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指导写字。
(1)本课教学适合部首归类法识记的生字有:口——吧、啦,女——妈、娃。适合按结构分类识记的有:独体字:太、了、不、用、女。适合区别字比较识字的有:大——太、子——了、月——用。
(2)写字指导。
认识“撇点”这个新笔画,学习1个新偏旁:“人字头”。“人字头”书写时撇、捺要打开,书写要舒展。
“青”字书写时上面三横要稍微倾斜,上下距离相等,长短不同。“金”字书写时除注意“人字头”书写时撇、捺打开,书写舒展外,还要注意下边的笔顺:横、横、竖、点、撇、横。“女字旁”强调与“女”字的区别。
3.对话扩展,发展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告诉学生假如是小青蛙,小星星,你们还想说些啥?仿照课文的形式,小组活动,再打几个电话。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选出有代表性的对话表演。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3课时。
2.内容分配: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分段学习,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第三课时:拓展知识,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资料
1.复现生字小短文。
青草娃娃,头戴绿花。
金光闪闪,太阳来啦!
妈妈告诉,爱护它吧!
女孩懂事,不去踩踏。
用心呵护,青草娃娃。
2.生字的字理。
阳:形声字。古文字“阳”字像太阳升到了祭神的石桌上方。后来加三撇表示阳光。后来有些字加上了“耳刀旁”表示太阳从山上升起。
用:会意字。用是甬的本字,意思是大钟。字形像一座钟。现用作使用、费用、需要等义。
啦:形声字。口为形旁,表示口的动作,“拉”为声旁,表示发出的声音。啦是“le”和“a”的合音,用作语气助词,表示完结或感叹的语气。
表达 打电话
教材分析
打电话是现代人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打电话,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本次表达是本册乃至整套教材的第一次表达,在设计中遵循着“阅读”和“表达”整合的思想,学生刚刚学过《青蛙给星星打电话》一课,设计打电话这一内容,便于建立起阅读和口语交际的联系。打电话是个载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并练习把话说清楚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用“小龙”的口吻提出了打电话的要求,学生大多都打过电话,也都会打电话,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创设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逐步学会倾听,练习表达。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对方讲话,练习把话说清楚,会使用文明用语。
2.培养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电话、手机的模型或玩具。
(二)教学思路
1.学情调查,进入交际情境——(1)是否打过电话?(2)通过打电话解决了什么问题?
2.根据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情境。
教师可采取角色扮演和任务驱动的方法,上课伊始创设一个交际情境:班级的某某同学今天生病了,没来上课,老师请你打电话告诉他今天的作业,你应该怎么给他打电话?这样,打电话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拨准号码、把话说清楚、认真听对方讲话、注意文明礼貌等要求,都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所体现,把“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
3.进一步设计多个交际情境供学生选择。(如,打电话祝老师节日快乐、给同学
打电话询问作业、邀请同学来做客等)
(1)学生自由搭配选择情境互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上台演练。
(3)针对“打电话”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评议。
在练习打电话时,注意练习的层次,把内容落到实处,做到有话说,并适时发现交流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再加以指导。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听一听、问一问、说一说、评一评”的形式,还可以采用“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的形式。
4.总结和提炼打电话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明晰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要想好说话的内容,注意:说话时要让对方听明白,听清楚,注意表达要完整。
(3)在听对方讲话时,要学会认真倾听,弄清楚对方讲话的内容。
(4)注意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拜托、再见等。
5.这是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其核心是“交际”,应注意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电话”是一个载体,切忌用教给学生打电话的方法,代替同学间的口语交际。同时,纠错性训练应该是提高本次口语交际时效性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