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九 木兰诗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诗中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而后返回故乡的故事,刻画了一位忠孝、勇敢、机智、刚毅、爱国、不贪慕荣华富贵的少女形象。

    第一段,即开端四句,是全篇的引子,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由木兰停机叹息,既向读者交代木兰是个勤劳的妇女,又引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第二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得慷慨而有气势,毫无出征前的凄惨情调,从中显现出木兰的坚强性格。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紧承上段“市鞍马”,以排比的形式,铺写置备行装。表现了上战场之前的细密准备。“旦辞爷娘去……”八句,写征途中的所见所感。这八句用的是排比句式,由近及远,感情逐渐深入。辞爷娘,宿黄河,在一片沉寂中,听到鸣声溅溅的流水,她不由得想到了远在家乡的父母,想起了值得怀念的日常家庭生活。辞黄河,至黑山,已经接近前线,听着燕山胡马的啾啾嘶鸣,她想到的仍然是家乡,是骨肉之爱。

    这时候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战争工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妇女,她对面临的困难有焦虑,对家乡父母有怀恋,她热爱和平的生活。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最后得胜而归。“万里赴戎机”写木兰长途跋涉,“关山度若飞”写转战各地,“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战地的艰苦,“将军百战死”写战斗的残酷,“壮士十年归”写战争的漫长。虽然短短六句,却内涵丰富、概括力强,贯通全篇,令人从中想象到木兰驰骋疆场的英勇矫健的气概。最妙的是“壮士”一词还暗中提醒了读者,注意到木兰此时是男装,为下文的突变做了铺垫。

    第五段,写木兰得胜还朝,辞官要求还乡。这再一次说明木兰的出征只是为了代替老父应征,而不是要追求功名富贵,表现了木兰热爱家乡劳动生活的高贵品质。

    第六段,描写木兰回家后的动人场面。“爷娘闻女来”至“向猪羊”,用爷娘、姊、弟三个叠调,写出了举家听说木兰回来时的欢喜。场面之热闹,情调之明快,都和上文“朝辞爷娘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所写到的人物,他们的行为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不但恰如其分,而且很好地烘托出一种亲切热烈的气氛。从“开我东阁门”至“对镜帖花黄”六句,写木兰入阁返女装。这几句节奏轻快,如行云流水,步步递进,从木兰入阁门开始,逐句脱卸,直至“理云鬓”、“帖花黄”两句,方始明白点出恢复了女儿装束。“出门看火伴……”四句,写出了木兰恢复女儿装束之后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说明木兰在长期的战斗生活中是多么坚强和聪敏,能够完成一般女子无法承担的任务,连身边的战友都不能发现她是一个女子。这种对木兰英雄本色的侧面描写,比前文“万里赴戎机”一段的正面叙述还要来得有力量,它使木兰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富有人情味了。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问题探究

    1.“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1)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2)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尽,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

(张燕瑾 《繁而有味,简能传神——读〈木兰辞〉》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版)

(3)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

    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

    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

    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做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做叙事人的转述。

    3.“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前两句写兔子在静卧时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大,一眼就可以判别出雄雌;而当兔子一起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了。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其次,可以将这四句话看做是木兰对“火伴”的回答。从这四句俏皮风趣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还有什么能比这四句话更有趣巧妙呢?真是个锦心绣口的木兰姑娘!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4.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1)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详,细致入微。

    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就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木兰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见一身戎装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又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再如,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而对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装”的一段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2)简笔的运用。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所以,战场上的厮杀作者几笔带过,而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所以,着力写木兰作为女孩儿对父母的牵挂,写她的入闺房、巧梳妆,写她打扮得娉娉袅袅光彩照人的风姿神韵。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思考与讨论

    一、对木兰这一人物,历代有许多不同的评论。有人认为木兰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她的行动打破了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旧观念;也有人认为木兰是一位抗御外侮的女英雄;还有人认为木兰是一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孝两全的女子。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出题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这首诗。

    参考答案:讨论木兰的英雄形象,可用问题导入:这首诗流传一千多年,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原因在哪里?让学生自由发言。对木兰形象的认识,实际上也就是对本诗主旨的认识。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要把学生强行引入到一种观点上来,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诗中写木兰出征之前的置备行装,写得不厌其详,却没写改男装之事;而得胜之后,却详细描述其恢复女儿装束的过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出题意图: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本诗剪裁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诗中在叙事上虚实互用,写出征之前的备置行装,运用铺叙的写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西南北四市都写到了,写得不厌其详,表现了一家人忙忙碌碌四处为木兰买出征用品的情景。而改男装一事,诗中却没有提,但读者却可以想象得出。得胜之后,详细描述木兰的一系列举动,详细描述其恢复女儿装束,以此,引起伙伴的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里,既表现了木兰久别归家后的喜悦心情,又引出了同行伙伴的惊忙,也为前文中未写改男装作了补充。这样前后互相照应,既节省了笔墨,又使诗歌充满了韵致。

教学建议

    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诵,而且最好要当堂背下来,不留到课后。

    一、要讲得精当、简练。严格区分学术研究和教学要求,不必做过多的辨析、征引;分析内容但求具体、贴切,不贴政治标签,不用空洞的赞语;修辞常识(如“互文”)也要讲一点,不讲可能产生误会(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二、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可以搞一点鉴赏。

    三、诗中有多处涉及历史背景,不交代学生不明白;零零碎碎地讲,既费时又可能打断学生的思路,效果不见得好。可在“解题”的过程中,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介绍。

    四、教师讲述要点:

    1.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2.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34)。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残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3.北魏是鲜卑族人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子”,又称“可汗”。

    4.北魏的末期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实行府兵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东市买骏马”一节即来源于此。

    5.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6.读这首诗要注意两点:一是诗中有“互文”,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见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须用心发现。二是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做确数。这两种情况,不只是在本诗中有,在其他古代诗篇中也有。

相关资料

一、关于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

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

    《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歌诗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摘自陈绪万、尚永亮主编《汉魏六朝乐府观止》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二、名家评点《木兰诗》

    1.卫绍生《四美类聚木兰身》:在南北朝诗坛被玄言、山水、游仙、公宴之类的诗歌充斥的时候,朴实自然、清新流畅的乐府民歌,却为当时的诗坛带来一阵清风,令人耳目一新,《木兰诗》就是最为杰出的代表。

    2.胡应麟《诗薮》:《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

    3.谢榛《四溟诗话》:《木兰诗》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北市买长鞭。”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绝似李白五言近体,但少结句耳。“雄兔脚扑朔……”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三、《木兰诗》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1.起兴手法

    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近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木兰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后人改为“唧唧复唧唧”的。“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像“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

(石声淮 《关于〈木兰诗〉》 华中师院《语文教学与研究》 1979年第1期)

2.“可汗”与“天子”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藩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康苏《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6期)

3.十二、十是虚数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

(康苏 《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6期)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习惯上的法则。

(康苏 《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6期)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康苏 《从教学角度谈〈木兰诗〉的一些问题》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6期)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语文教学通讯》 1978年第4、5期)

6.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

(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窦忠文 《〈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 1978年第4、5期)

(3)《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就已直接点明。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则是: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刘彬荣、华雪《须知木兰是女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1979年第6期)

(4)《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钱文辉《〈木兰诗〉主题刍议》 《昆明师范学院学报》 1980年第6期)

四、木兰的形象

    木兰为了保全老父,毅然代他担负起出征的艰巨任务,表现了自我牺牲的精神。她身经百战,历时十年,胜利地完成使命,表现了坚强和勇敢。而凯旋归来,不受官爵,只愿意恢复普通劳动妇女的生活,又表现了纯朴高洁的胸襟。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在她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特别是她以女性的身份做出这一切,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在封建时代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女子是没有做英雄豪杰的权利的,像从军打仗,立功万里这一类的事,是女子从来所不敢想象的,何况真地做出来了呢?这首诗以木兰这一出色的艺术形象,有力地说明了女子和男人同样有能力做出英雄豪杰的事业。同时也就是说明了女子有权利受到和男人同样的看待,这是人民的愿望的反映,以对于那个时代的重男轻女的成见却是一个重大的冲击。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中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7月版)

    木兰这个人物,被塑造成十分美好的形象。她有对父母的挚爱,有勇毅的个性,也有女子对家庭的眷恋,归来后一节,又写出她的美貌和富有生活情趣、机智活泼的一面。总之,作者把自己所要求的人物品性都赋予了也,使她成为一个健康明朗、充满人情味的女英雄。所以自古及今,她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在我国的古诗中,以女子为题材的作品可谓多矣。然而这些作品中写到妇女,往往是性格温柔、容貌美丽;诗文风格也往往以细腻、缠绵为主。这和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有关。这首《木兰诗》陷于长期混战的局面,即使汉族妇女,为时势所迫,也多少有了些尚武的风气。如《魏书€防畎彩来分兴嫉摹独?波小妹歌》就是这样。但该诗的结尾为“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还认为男子比妇女强出一头。《木兰诗》则不同,最后归结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男子能做到的,女子完全能够做到。这种光辉的思想,在长期封建社会中确属难能可贵。无怪乎历来讲者常常从此诗中得到鼓舞、而且木兰的形象还不断地出现于戏曲之中,成为千古美谈。

(曹道衡《〈木兰诗〉鉴赏》载《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五、《木兰诗》的写作特点

    《木兰诗》所表现的是一个刚强尚武的妇女形象,为了使木兰的形象更丰满、更引人入胜,诗中并没有具体去写木兰怎样杀敌立功的过程,只是用“策勋十二转”一句,轻轻带过。诗中谈到征战,只写了路途的遥远(从家乡到黄河,从黄河到黑山)和战地的苦寒(“朔气”二句)。这样概括的叙述丝毫不显得浮泛。相反地,“朝辞”四句看似重复,正体现着民歌的高度技巧。从黄河到黑山,不但意味着距离的扩大,所见到的事物,呈现的情景亦颇不同。黄河水虽有荒凉之感,而胡骑啾啾却已展示了即将开战的局面。诗中反复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读起来有寂寞、惆怅之感,但这种描写却更突出了木兰的坚强性格。紧接着用“万里赴戎机”等六句,对仗虽工,而词气豪放,更突出地表现了木兰的英姿奋发。

    《木兰诗》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去描写的是归家的场面。父母、姊姊、弟弟以各自不同的热情态度,来欢迎英雄的归来。这种描写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更有趣的是写到木兰改换旧装,精心打扮,使“火伴”们惊讶的场面。这个情节不但幽默,也更突出地表现了木兰在军中,丝毫没有柔弱之气。最后插上“雄兔”四句,以比喻作结,更使人回味无穷。

(曹道衡 《〈木兰诗〉鉴赏》载《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六、《木兰诗》中的战争描写

    《木兰辞》中描写战争的场面几乎是没有,我很同意“万里赴戎机……”六句是文人改写的手笔的说法,甚至于我想也很可能原来有一小段战争场面的描写残缺了,因此不得不用这六句把它连贯起来,可是无论如何战争场面绝不是《木兰辞》中的主要部分,这就说明了诗中的主导思想。全诗是以战争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开始的,又以英勇的战斗赢得胜利与和平的生活而告终。这种从和平愿望出发而不怕战争、消灭战争的思想,与捍卫长城、保卫“燕山”的精神乃是一致的;它是人民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英雄思想,这就是木兰这一光辉形象的深厚的丰富的意义。

(林庚《〈木兰辞〉中的“燕山”和“黑山”》 《文汇报》 1961年4月1日)

    寒光照铁衣”、“关山度若飞”,诗歌中这种对于战争本身的简略精警的描述,正可以衬托出其间蕴含的伦理意义: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在“朕即国家”的历史时期,人民必须使个人、家庭的利益绝对服从于国家、君主的利益。在这种伦理价值取向下,战争本身的意义远没有参加战争的人所体现出的伦理意义更值得关注,因而诗歌中只用寥寥十数字便完成了对战争本身的描述。

(蓝士英《英雄的背影——试论〈木兰诗〉的伦理意义》 《中学语文》 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