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二 词三首

作家与作品

一、整体感知

1.《相见欢》

    李煜虽然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天才的词人。如果他没有亡国的悲哀,那么文学作品中将会少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相见欢》一词就是写这种幽囚生活愁苦滋味的作品。

    这首词的关键在“离愁”二字,离愁指亡国之愁。这种愁情如果在一位浪迹天涯的游子,他可以倦鸟归巢的姿态重返故里,以消此愁。这种愁情如果在一位远离自己亲密爱人的丈夫,他可以兼程的跋涉使得夫妻团圆,以解其忧。但在李煜,此离愁非彼离愁:他是肉袒出降,他是被囚禁,这不仅意味着自己失去了自由,更表明自己的江山社稷已更姓易主,亡国之痛在君王,此痛痛彻心扉。他是一国之君,昔日万人之上,风光无限,今日阶下之囚,凄凉寂寞,这种落差又需多少勇气与承受能力方能招架呢!这种愁苦又有多少人能够体验理解呢!特殊的身份,特别的经历,曾经的荣光与现在的耻辱,复杂的心绪全在“离愁”之中。

    开端一句:“无言独上西楼”,意蕴极为丰富。“无言”二字,画出了后主无人共语、孤寂无欢的惨淡愁容。“独上”是写动作,词人一步一叹、步履沉重自可想见。这里是因“独上”而“无言”,抑或因“无言”才“独上”,二者难辨因果。“西楼”二字联系下句,见出夜之深,已是更残漏尽之时,后主此刻不在梦里“一晌贪欢”,而独上西楼“凭栏半日独无言”,可见正是因为“无奈夜长人不寐”。虽然他也警告自己“独自莫凭栏”,但偏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可见出后主愁恨之深重及矛盾复杂的心境。接着回过头来写景,“月如钩”,与愁人的悲凉心境相符,月是残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况且“夜月似秋霜”,多么凄清、幽冷。再有,冷森森的月光把现实的悲惨景况映照得分分明明,既照见愁人“无言独上西楼”,也照见失去的“三千里地山河”,这一切在冰凉澄澈的月光下失去了任何遮掩,不容人不正视这严酷的现实人生。词人举头是“月如钩”,俯首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样的氛围,置身其间,确是使人“肠断更无疑”。清秋的梧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只有淡淡清光透过斑驳的秃枝凌乱而冷

寂地洒在地上。这写的是实景,但更是词人的心境使然,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

    在词人眼里,似乎所有的萧瑟的秋意都集中浓缩而“锁”在自己所处的深院之中,在清秋的侵袭和摧残下,人“无言”,“月如钩”,深院“寂寞”。一个“锁”字,既生动形象,又蕴含着词人的万千愁绪,悲冷至极。其实,被“锁”在深院里的何止是“清秋”啊!着一“锁”字,真可谓境界全出。诚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下片直抒愁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本是主观抽象之物,这里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就思绪的纷繁复杂无法理清而言,愁情像一团乱麻,无始无终,越理越乱;就其无法解脱及没完没了而言,却又比乱麻更深一层。快刀斩乱麻,麻丝纵乱总还是可以剪断的,但愁情却是剪不断的,就像流水一样,“抽刀断水水更流”。这是以有形喻无形,它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及其因素,获得了神奇的立体感和可视性,使所要表达的愁情更鲜明更深刻。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词人深沉的感叹。上面所说的愁总还是可以明确感觉到、并可以通过具体形象表达出来的,而这里所说的就不单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了,它是似乎不可捉摸、但又隐约感觉得到的未曾经历过的另一番滋味,这是以无形喻无形。这种无形只是词人难以说破或不愿说破而已,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正可见出作者体验之深,愁情之苦。

    本词情浓愁满却自然不假雕琢,上片写景给人以画面感,曾经的月满西楼如今却成了残月高悬,瘦月如钩,梧桐影疏,庭院深深,这一切均在悲寂寥的逢秋之际,以悲景渲染愁情,让人心碎不已。

    如果说李煜是一位天才词人,他的才情在他的艺术处理上可略见一二。抽象的情感无以言传,浓烈复杂的愁情无法表达,可他却将抽象化为具体,让它变得可剪可理,让人回味无穷,遐想无限。

2.《醉花阴》

    这是一首闺中少妇思夫之作,她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这种愁情的传达借助于时间与活动。她将时间选择在重阳佳节以应“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意。重阳佳节要登高,要插茱萸,要赏菊饮酒。然而此时却是人去楼空,只有闺中少妇痴望远方,遥望曾经的欢愉,怅对眼前的寂寞。“倍思亲”的浓烈得以彰显。为了使愁情“倍”增,词人将一日的活动以剪影的形式再现:白日的愁绪以“瑞脑消金兽”表现其度日如年的煎熬;黄昏的寂寞以“暗香盈袖”表现其呆坐落寞的凄凉;半夜的辗转以“半夜凉初透”的清冷表现其对往日温馨缠绵的眷恋。

    薄雾浓云愁永昼”七个字首先给读者带来的信息是:轻纱似的雾,浓厚的云,悠悠永长的白昼。而雾、云、昼皆在“愁”上做结。“瑞脑消金兽”,即“金兽”中有“瑞脑”销熔。是指瑞脑香在金制的兽形香炉里慢慢炷尽。这五个字传达一种情状。不管五个字如何调换,其中的“消”字与前句的“愁”字一样重要,且两者有其内在联系。前一句的“愁”表明一种无法断绝、无法排解的缕缕思绪。因愁至极,才将全部精神凝聚在瑞脑香上,才去留心瑞脑香的销熔情况。所以后句“消”字是前句“愁”字的落脚点。移愁情于瑞脑销熔,是愁的视觉转移。“佳节又重阳”,其实就是指“重阳佳节”,依照时间顺序,它应该放在首句,可是这里却次序颠倒,放在第三句作为前两句的补充说明。嵌入一个“又”字,表明此时的重阳佳节和以前不同。“又”字可联想起以前无数个重阳佳节。“玉枕纱厨”与“瑞脑消金兽”一样,都是实写陈设的豪华,暗示其间物主的性别。“半夜”指子夜时分。“凉初透”指时令变化的感受。子夜不寐,“凉初透”是“愁”的肤觉转移。只有把“玉枕纱厨”与“瑞脑消金兽”联系起来,才能猜测到感受时令变化的是子夜未眠而感觉细腻的女性。“东篱把酒黄昏后”对上片来说是一顿挫。上片已经写了“永昼”和“半夜”,而此时却在黄昏,这既未标明是当日黄昏,还是翌日黄昏,不仅时间失去连贯,而且简直不知道第一次出现把酒动作的人是何身份。直到“有暗香盈袖”五字补出,才使得这个“把酒”动作回归到女性特征上来。同时出现了与之相关联的充满了菊花幽香的衣袖。“莫道不消魂”开始出现了人的语言。它只是一种感叹。

    但对这个感叹的回响,是用独特的比喻和巧妙的措词,勾勒出一种人的体态,即“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才出现了全词唯一的“人”字。这种体态作为“消魂”的反应,既是从“帘卷西风”后一瞥中发现的,又是旷日持久的愁情的浓缩体现。人比黄花不是一般瘦,而是更瘦。黄花有瘦的一面和劲的一面,取黄花之瘦而舍其劲,以与人的历久愁思相符,可谓一瞥而惊人,是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又不能仅看做思夫之作,我们在思夫背后更要感受到词人对雅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却把青梅嗅”的相互倾慕到两人喜结连理,他们夫妻的平时生活多以“研究文学”为主题,他们斗词赢茶,他们讨论“梅妻鹤子”,他们共同整理金石遗文,因此对李清照而言,赵明诚不仅是她的夫君,更是她的文学知音,精神伴侣,对于爱词的她来说,没有了共同切磋的精神孤独将是多大的痛苦。这一点不能不提。

    李清照是一位善用他山之石的词人,她的词作中既有自己的风格,又有她“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学积淀。“东篱把酒”的“东篱”之韵,“暗香盈袖”的“暗香”之味,都非闲来之笔,甚至那令丈夫三日三夜“弗之逮”的“人比黄花瘦”亦是如此,看来发展的前提必然有继承的环节。

3.《破阵子》

    本词最大的特点一个是以壮写悲,以梦想对比现实;一个是一气呵成的慷慨豪迈。词人一生主张抗战以收复中原,多次上书不被重视,因“言辞过激”,曾被人诬以“置毒害人”而被逮入狱。近百日后才被释放。改变现实实在是异常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好在词人不孤单,陈同甫与他志同道合,这让词人大为振奋吧,那么这首词是送给好友的,更是送给自己的。他要以此激励友人陈亮,更是给自己以坚持的力量。词中一“醉”一“梦”一“白发”的悲哀在“挑灯”“看剑”气概之壮中产生,在“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情怀之壮中产生。以壮写悲更见其悲。

    词的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潜台词”,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挑灯”的动作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更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看来看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回吹角连营”,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富有鼓舞人们投入战斗的魅力。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好“名”的。一战获胜,恢复功成,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土壤,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的理想而已。词人驰骋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想到自己空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可怜”的。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他表达愁的方式不是压抑而是宣泄,不是痛哭而是仰天大笑。所以我们会透过词句想象到那被搁置很久却仍闪亮如新的宝剑被词人舞动着,征战沙场的镜头千万次在词人眼前闪动着,了却天下事,成生前身后名的心愿一直在头脑中激荡着,而这一切却在“可怜”上做结,让人心绪无法平静。这也是本词的魅力所在。

二、问题探究

1.“别是一般滋味”是怎样的滋味?词人是怎样表现的?

    这是一种特别的滋味,特别在如下几个方面:李煜是一位特别的人物,他有着特别的经历,遭遇特别的境遇:他从一个“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一旦归为臣虏”,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此中滋味有无尽的酸楚悲凉,有难言的留恋感伤,有无法摆脱的抑郁羞耻,还有挥之不去的故国情思。词人借助情语之景“月如钩”“寂寞梧桐”“清秋”渲染出凄凉、寂寞、愁苦的氛围,通过自己“无言”的行动,通过西楼望月的时间选择,再加以将“离愁”具体化,使别样的滋味给人以饱满丰富的品味空间。

2.唐司空图认为《醉花阴》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你能结合词中的字句体会这一评价吗?九月九日通常是秋高气爽的,但在独居人眼里空中却布满“薄雾浓云”,呈现着黯淡的色彩,重阳有登高的习俗,清照又是喜欢游山玩水的,而这次她竟一个人待在家里,嫌白天太长,为怎样度过这漫长的白天而发愁。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一种香料)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我们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又怎样呢?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流溢而出。

3.如何理解《破阵子》中词人的醉与梦?

    醉里挑灯看剑”,“醉”字有二意,一言情真。谚云:“酒后露真情。”平日压抑、掩饰之情,酒后失控,一吐为快,况耿耿于怀之衷情!二言人物情绪亢奋,思维活跃,为下句之“梦”伏笔。接用二动词“挑”“看”,写出壮士激动神态。“挑灯”为何?欲灯更明;灯明为何?欲细“看剑”。“剑”者,壮士因以驰骋疆场、杀敌立功。“醉里挑灯看剑”,仅此一句六字,一位壮士万里赴戎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

    梦回吹角连营”的“梦”字,今人或解作醉前之梦,或解作醉后之梦,都偏于实词实解。笔者愚见,若照应首句,解为醉时想象,似更贯通。醉里思维不依常理,少掩饰而多真率。浮想联翩,而又似梦如幻。此时之“梦”,当为醉眼所见之“梦”,是心中脑海之幻象。正因出诸想象,不必真梦真有,故才顺理成章极写军营之豪壮,军乐之悲壮,点兵之雄壮,乃至以建勋立业来强烈反衬“可怜白发生”这一严峻现实之可哀,大家手笔原不受现实拘泥,写梦不必真梦。

思考与讨论

    一、李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有人认为是心理描写,因为“剪”的与“理”的都是“离愁”,而且它是与下一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呼应的。有人认为是动作描写,因为“剪”与“理”都是动词,表达动作。“剪”的是什么呢?“理”的是什么呢?是“丝”,因为六朝民歌中常用“丝”谐音思念的“思”。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为什么?

    本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词中的名句,认同心理描写则侧重对词人情感世界的揣摩,学生可通过想象及对背景的了解体会词人内心的悲苦。如学生认同是动作描写则侧重对此句写法的揣摩,一是谐音,一是动作描写,同时通过动作的施动对象体会词人对往事的追忆及对故国的思念。不求答案的统一。

    参考答案:可以理解为心理描写,“剪”与“理”的都是“离愁”,即亡国被囚后对故国的思恋,对曾经往事的追忆,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个人离群索居,尝尽了“离愁”的滋味。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人,真是苦恼。我要和它一刀两断,永远不再去想;可是不成。所以这一“剪”一“理”再现了词人面对现实的悲凉,欲于回忆中取暖却又徒增烦恼的矛盾心理尽现。也可理解为动作描写。剪与理的均是“思”。这思念有对故国的思念,有对往事的留恋。总之是一位亡国君主的无限感慨。

    二、据传,李清照曾将《醉花阴》一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阕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这三句绝佳。

    设置此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词中名句的独特意境。“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确为全词最精彩之笔。这三句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意境。

    参考答案:“莫道不消魂”,是直接对“东篱把酒”说的,使“人似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而且极有情思。“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这三句词表达含蓄,有新意,不落窠臼。

    三、辛弃疾《破阵子》中塑造了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他心系疆场,渴求为国征战,但却壮志难酬。你认为哪个词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为什么?

    点睛之笔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复杂情感,体会本词结尾的巧妙设计。

    参考答案:辛弃疾打破了上下片的界限,艺术构思新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的前九句,描绘了壮盛的军容,抒发了词人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这确是“壮词”。然而,全篇的主意不在这里。面对主和派把持朝政,排挤、打击爱国士大夫的现实,词人满腔的爱国热忱,无由宣达,统一祖国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于是他“追往矣,叹今吾”,在词的末尾,笔锋陡然一转,写出“可怜白发生”一句,以抒发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心情。“壮”的意境,一下子跌入到“悲”的意境中;欢乐的心情,突然变化成无可奈何的心情。“壮”,已成了往日生活的追念,“悲”,却是活生生的现实。全词九句写“壮”,实是为了突出“悲”。而用末句掉转全篇,主意立见。

教学建议

    本课为《词三首》,其中选择了不同时期的词人:五代时期的李煜,南宋的李清照、辛弃疾。选择了不同风格的词:婉约派与豪放派。词人的身份也各异:有亡国之君李煜,欲征战沙场的将军,闺中思夫的少妇。学生通过这几篇有代表性的词作领略词的韵律与魅力。

    1.古代诗词在音韵上有节奏之美,因此朗朗读词声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词短小且需吟咏,因此教师在朗读时要设计读的方式与学生参与的人数,使学生有朗读的热情,使学生在揣摩朗读时很自然地去品味词作。

    2.每首词后都有故事,对词人的介绍不可或缺,但形式应力求多样,学生通过预习也可完成此任务。介绍词人不求全,而求有利于解读文本。

    3.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丰富词的内涵,以想象的方式达到学生理解的独特性,指导学生做合理的想象。

    4.品味语言的过程不要过于专业和死板,可通过改换字的方式或在朗读处理的过程中自然进行。

    5.可试着让学生充分预习后先交流预习结果、质疑,学生预习时老师可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或拓展词作。

    6.以拓展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宋词的兴趣,以延伸阅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给学生一段时间精心准备一首其他的宋词(以本课三位词人为范围),进行配乐朗诵比赛,评委由学生担任。如学生每人选一首自己喜爱的词(本课为对象)写一段50~100字的评论,集成本班的《人间词话》。如收集某种词牌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并填词一首后班内交流评比。如从李煜、李清照、辛弃疾中任选一位为他(她)做文字画像,要侧重神情、装束与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当然,要以学生实际状况为设计的出发点。

相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

(一)李煜

1.李煜简介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则抒写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原有集,已散佚。后人把他及其父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辞海》)

2.后人评说李煜及其作品

(1)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是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胡应麟《诗薮杂编》)

(2)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周介存《介存斋论词杂著》)

(3)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4)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3.李煜因词被杀

    李煜入宋后,整日过着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一天,宋太宗找来曾做南唐吏部尚书的徐铉,问道:“最近你见到李煜了吗?”徐铉回答说:“没有您的旨意,我是不敢与他私自见面的。”太宗就命他去见李煜。徐铉也十分想念旧主,得到太宗的允许,就立刻来到“违命侯”的府第,对门口把守的老卒说:“我奉了皇上的命令,来见李煜。”老卒于是让他进入。徐铉见了李煜忙下跪,行旧日君臣之礼。李煜慌忙扶起他说:“今天还用得着这样施礼吗?”两人相对而坐,默默无言。李煜思前想后,悲痛至极,忽然大哭起来。哭罢,他长叹道:“当初悔不该杀了潘佑、李平!”

    徐铉回去后,宋太宗问他李煜跟他说了些什么。徐铉不敢隐瞒,就将李煜后悔不该杀了潘佑、李平的话如实相告。太宗知李煜思念故国之心不死,若有所思,闷闷不乐。

    不久,时值七夕,李煜作了一首《虞美人》。词成后哀叹泪下,命人演唱;南唐旧臣听了,莫不黯然泪下。君臣因悲作乐,声闻于外,太宗得知后大怒,就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二)李清照

1.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辞海》)

2.后人评说李清照及其作品

(1)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王士祯《花草拾蒙》)

(2)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同上)

(3)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从淮海、大晟来,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4)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斑。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

(5)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皆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王又华《古今词论》)

(6)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3.李清照赢茶

    李清照在24岁的时候,跟随赵明诚回到了家乡青州,专心收集、整理金石古籍。每天晚饭后,夫妻二人坐在书房里,煮上一壶茶,然后比谁的记忆力好。通常是随手拈出一个典故,或一句诗,两人猜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则饮茶。李清照从小博闻强记,自然经常胜出,每次猜中,举起茶杯都忍不住大笑,以至于茶水都泼出来。

4.李清照著《词论》

    《词论》是李清照所著,是对北宋以来各家词作的评论。她认为鲜明的音乐性是词区别于诗的本体特征,从而提出词“别是一家”,是不同于诗,比诗有更严格声律要求的一种独立的文体,继苏轼以后进一步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词论》是在文学史上女性所作的第一篇专题论文,在词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易安”得名

    青州城虽然远远比不上京城开封,但也建得十分漂亮。尤其是青州民风古朴,市井繁华且有秩序,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气氛,很遂李清照心意。更让李清照高兴的是,住在这里,远眺可见云门山秀色,俯察可见阳水清波,城若围屏,桥如跨虹,就像生活在画中一般。李清照提议为他们的新居取个雅号,赵明诚说:“那就得看你的了。”李清照想了想说:“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作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当年我给自己取号时,就是从其中‘审容膝之易安’一句中受到启发,取了‘易安’二字的。”

6.趣解“梅妻鹤子”

    有一次,李清照作了一首《渔家傲》,这是她第一次写咏梅词,写好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念给赵明诚听了。词中写的是: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赵明诚听后细细品味了一番才说:“近百年来,咏梅大兴。林逋一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已把梅花写绝了,没想到你却能别出心裁。这‘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亏你想象得出,世上以花喻美人者多,以美人喻花者少,你这是在出奇制胜呵!只是这末句‘此花不与群花比’,我倒要向你请教其中寓有何意?”李清照说:“历来咏梅重在寄托,清照不才,自然跳不出这一套路。至于寓有何意嘛,那就只好凭读者自己去捉摸了。”赵明诚试探着问道:“你是在把自己比做梅花?你不屑于跟‘群花’一比?……”李清照咯咯地笑了起来,说:“凭你怎么想都行。”接着夫妻二人又谈起了林和靖。

    这位林和靖先生是宋初诗人,本名林逋,字君复。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孤身一人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以植梅养鹤为人生乐事,人称“梅妻鹤子”。“和靖先生”是他死后的谥号。林和靖以写咏梅诗见长,前头赵明诚引用的二句,就是他的咏梅名作《山园小梅》第一首中的一联。梅花在诗人笔下一展芳姿,始自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虽然诗坛大家蜂起,但是咏梅之作并不甚多,当时诗人最热心吟诵的是牡丹。宋代开国之后,梅花引起了诗人的普遍关注,咏梅成了诗坛一代风气。而开风气之先者,正是林逋。也许是屏居故里的赵明诚境况与当年隐居孤山的林逋有些相似的缘故吧,所以他常常向李清照提起这位和靖先生。李清照也是十分景仰林逋的人品和诗才的。不过有时她却故意跟丈夫开开玩笑,比如,这次当赵明诚又大谈了一番林逋后,李清照就对他说:“你也一个人找个地方植梅养鹤去吧,老妻决不难为你。”赵明诚则说:“好,好,明诚这就走,这就走。只是明诚不能娶梅为妻,只可纳梅为妾了。”说罢二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三)辛弃疾

1.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之人,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注意安定民生,打击贪污豪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激励士气,以恢复失地,统一中国。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2.后人评说辛弃疾及其作品

(1)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四库全书总目》之《稼轩词提要》)

(2)苏、辛并称。东坡天趣独到处,殆成绝诣,而苦不经意,完璧甚少。稼轩则沉着痛快,有辙可循。南宋诸公,无不传其衣钵。(周济《宋四家词选》)

(3)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故往往锋颖太露;然其才情富艳,思力果锐,南北两朝,实无其匹,无怪流传之广且久也。世以苏辛并称,苏之自在处,辛偶能到,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二公之词,不可同日语也。后人以粗豪学稼轩,非徒无其才,并无其情。稼轩固是才大,然情至处,后人万不能及。(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4)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俚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刘熙载《艺概》)

(5)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不善学之,流入叫嚣一派,论者遂集矢于稼轩,稼轩不受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6)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王国维《人间词话》)

3.辛弃疾抗旨

    辛弃疾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失地为己任,在各地为官时,总是积极为抗金做准备。1179年在湖南任转运副使时,打造兵器,建筑军营。朝廷听说此事大为震惊,生怕他拥兵自重,称霸一方,所以一道圣旨下来,让辛弃疾马上停止一切活动。但辛弃疾以非凡勇气,扣下圣旨,克服种种阻挠,创建了威震一方的湖南飞虎军。事情办妥之后谎称才收到圣旨,可见他的过人胆识。

4.辛弃疾的好友陈亮:“人中之龙”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易名亮,曾名同,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陈亮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10日内,三次上书论恢复之计,朝野震动。辛弃疾极重陈亮胆识,两人一见如故,遂成知己。他一生为北伐抗金、恢复中原奔走呼号,但是在朝廷一片主和声中,他的宏志终未能如愿,反被诬为“狂怪”,屡遭挫折,情怀郁愤。这年冬,陈亮与辛弃疾相约同游鹅湖,两人在鹅湖逗留了10天,“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鹅湖之会,引发了两人5首相互唱和之作,成为千古佳话。陈亮词现存70首,多以炽热的激情,歌唱抗金斗争,风格雄放恣肆,痛快淋漓,具有强烈的鼓动性,成为辛派词人的中坚力量,并以此立帜于两宋词坛。

二、妙笔解析

关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前片写重阳日空闺寂寞,从昼至夜。后片“东篱把酒”系回叙,落笔仍在室内;“有暗香盈袖”,恰好“帘卷西风”,又望见门外东篱之菊,因以自比,遂成绝唱。俞平伯先生于《诗的神秘》一文中问道:“人何以比黄花,岂诗人之面中央正色乎?一可异也。人之瘦怎能与黄花同瘦,比黄花还瘦?二可异也。黄花又瘦在何处,花软叶软,其摇摇之梗软?三可异也。”窃谓人比黄花自然不是比叶比梗而是比花;黄花之瘦,在其花瓣之细长柔弱,自可与女子之纤柔苗条比拟。再则,人比黄花,除突出个瘦字,言外还有自怜与孤芳自赏之意,所以前面先说“莫道不消魂”。令人消魂者,堪与黄花之瘦弱与芳洁相媲之女子也。

    结尾“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乍看可有可无,少此一笔似亦无损于诗意。实则不然。四字有“帘卷”“西风”两个意象。“西风”以凄冷、萧瑟的一面加强了词的情调气氛,“帘卷”,构成室内和室外的联系。没有“帘卷”,“人比黄花瘦”就变成单纯比喻。有此一笔,则交代出当帘卷西风之际,词人看到帘外黄花,因物生感迸发出了“人比黄花瘦”这样的心声。显得真切自然,而非作词时强拉来的比喻。又,词中前后两句写人,中间插以“帘卷西风”一句写景物,亦显得跌宕回肠,符合词人千回百转的感情节奏。此词的尾句,《词综》等作“人似黄花瘦”,另有不少版本作“人比黄花瘦”。这是一处重要异文。“似”“比”二字在词中的意义很不相同。用“比”字,是说人比黄花消瘦,程度上虽然更进一步,但诗意不足。“似”字则表明作者所受离愁的煎熬犹如风霜对黄花的侵袭。作为一个青春少妇,她的容貌如同黄花般雅洁婉丽;作为一个思妇,别离给她带来的体损神伤,就像黄花将在秋风中枯萎一样。如此一来,作品所要表达的悲秋和离愁的主题,便浑然划一,思妇的形象和黄花的形象也达到自然融合。所以,我觉得“人似黄花瘦”,更有新意,不落窠臼。

(《百家唐宋词新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