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推荐

唐诗五首

2008-10-07 浏览量:7357

长春出版社>语文>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源包初中

一 唐诗五首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的代表作,是王勃在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这首诗有少年进取的精神,没有消极颓唐的情绪,可能是诗人二十岁以前在长安做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时所作。

    同是宦游人”的赠别,心情本来是复杂的,但诗人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开朗壮阔的诗句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变悲凉为豪放,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抱负。

    这首诗与一般送别诗迥然不同的是,它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开篇写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暗示了朋友间恋恋不舍的深情厚谊。接着对友人进行劝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之后进一步宽慰友人,使对方不因和挚友分别而感到孤凄。虽然天各一方,只要朋友知心,保持着真挚的友情,就好像近在咫尺。这就使人心胸开阔,一扫离愁别绪。最后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态,语壮而情深,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全诗情调高昂,气象开阔。这首诗给初唐的诗坛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气息。这种精神发展下去便直接影响了“盛唐气象”的产生。

2.《登幽州台歌》

    幽州台即燕昭王所筑蓟丘黄金台,亦称蓟北楼。蓟丘,唐时属幽州,故称幽州台。这是一首怀古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悲怆慷慨的情绪。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是说: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起宇宙茫茫,天长地久,我却生不逢时,不由得独自伤心流泪。旧时代,有许多骚人迁客与诗人遭遇相似,因而诗人失意的寂寞、苦闷、悲哀,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登幽州台歌》的艺术魅力远不止于能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而且能给人以哲理的启迪。诗篇所描绘的意境极其壮阔:旷野无边,天宇茫茫;而于这高天阔地之间,荒台之上,却有一人仰天叹息,怆然流涕。这就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宇宙是多么的浩荡,而个人是多么的渺小。然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圣贤不可待,又何须空等待!任何个人的存在,都是无可替代的,不管是圣贤,或是凡人。当读者陶醉于诗的意境时,体验到的往往不仅是客体的浩渺,更有主体的存在。于是,在“怆然流涕”之后,往往不是颓然崩溃,而是抗争、进取。

    诗作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立功的积极精神。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怨的气氛: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杨花,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两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后两句抒情做了准备。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既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诗人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思乡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李白这两句诗和它们相比,这首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4.《滁州西涧》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滁州西涧》是他颇具代表性的诗作。诗人以其生花的妙笔,描摹出一幅幅极具山间自然野趣的画面。“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开篇“独”字,极为醒目,这是一种不甘混同于流俗的心性,也正是有了这份心性,才有了对涧边幽草的那一份怜爱。诗人独步于山涧,芳草萋萋,幽水潺潺,举头而望,树林阴翳,时有黄鹂鸣声上下。诗人似乎是用一种极为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这样一幅山清水秀、草绿鸟嘤的图画。春光将逝,黄鹂在林荫深处唱着春天的歌。这歌声更加映衬出春山的宁静。这种宁静绝非是沉寂,草自绿,水自流,鸟自啼,这是一种充满了生机的清幽的境界。无疑,这种境界渗透了诗人的情感,是诗人以其恬淡、闲适之情描画出来的艺术形象。

    因为“怜”,便有了“行”,而又因为“行”,才有了“听”和“见”。没有一种“怜”的心性,就不会有这样一份闲适所带来的收获。也正因为这份闲适,才有了别具洞天的诗情:“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没料到,这时风云突变,骤来一阵急雨,立时涧水猛涨,春潮汹涌。一个“急”字,打破了山涧的宁静,呈现出的是春潮春雨飞动流转之势,然而,也正是这“急”字的背后,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的悠然。试想,郊野渡口,寂寥无人,空空的渡船在风雨中自在浮沉,悠然空泊,这种水急舟横的悠闲,又何尝不是诗人心境的体现?这种心境是一种剔除了尘世烦扰而无所奢求的悠闲和宁静。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美景的风景诗,诗人写好后,把它寄给了密友张籍。张籍在同一曾祖父的兄弟排行中列十八,又曾任水部员外郎,所以诗题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此诗题名“早春”,因此描绘的不是一般的春景,而是大地回春的最初景象。“天街小雨润如酥”,春回大地最初的信息是郊原草绿,但草由枯转荣需要春雨的滋润,所以诗的第一句便写到春雨。“天街”,指京城的街道,即长安大道。春雨细密润滑,柔嫩如奶酪;春雨湿路不湿衣,恰好使尘土不扬,空气清澄,给人极舒适的感觉。它是草木、禾苗滋长的甘霖,催动草木复苏。“天街小雨润如酥”,把握了春雨的特点,尤其是“润如酥”三字,自然优美,极可人意。

    草色遥看近却无”紧承首句,说明春雨为草长提供了条件。春雨轻洒,春意即生。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可是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仅是稀稀拉拉极为纤细的嫩芽,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用敏锐深细的眼光观察了早春草色远近之不同,并进行淡墨涂抹,隐隐地泛出了那一缕青青之痕,造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春色。“草色遥看近却无”展示了春的特色,流荡着诗人喜悦的深情。“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如果说,一二句是描写早春美景的话,那么这两句则是对此美景加以品评和抒情。诗人别具匠心地说:一春最美好的景致则莫过于早春了,早春景物给人的美景是这样强烈,以至远远胜过“烟柳满皇都”的春深季节。“最是”和“绝胜”表现出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早春草色是淡淡的一抹新绿,似有还无;早春之美所唤起人的精神愉悦乃至昂奋则是深切的。

    皇都长安虽然杨柳堆烟,花光烂漫,但无论如何也引不起严冬告逝、草芽初萌时那种欣慰惊喜。这正是诗人对早春景色特别喜爱的真谛所在。

二、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含的别而不别之意?

    海内”,形容天下之大;“天涯”,形容分别之远。在“远”与“近”、“形”与“神”的矛盾之中,诗人突出了友情的作用。只要有“知己”之情,那么,“远”也可以转化为“近”,“天涯”同样如同“比邻”一样,形体虽然相隔两地,而精神上却紧密地靠近在一起。

2.《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台览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陈子昂是一个颇具才学、很有抱负的文人,却始终未得武则天的重用,且曾因“逆党”株连,一度下狱。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因而抑郁不得志。《登幽州台歌》是诗人作《蓟丘览古》后,泫然流涕歌咏以成的。蓟丘是春秋时燕的旧都,燕昭王曾在这里修碣石宫,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郭隗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因登蓟北楼览古,自然会激起无限感慨。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的出名,更得力于这两句。但如果单纯从构思上看,它显然受到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等诗句的启发。而在读者的感受中,它又是地地道道的李白式的抒情,带有李白特有的艺术个性。

    一般的诗人,写到“闻道龙标过五溪”,多半会顺着龙标的荒远这条思路去想象对方的凄凉孤孑的谪宦生活。李白却撇开这一层,反过来集中抒写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强烈主观感情。他满怀“愁心”,同情被贬的朋友,而且要把“愁心”托付给明月,让它趁着长风,一直吹送到西边的夜郎。在这里,明月成了传送友谊的使者。这夸张奇妙而又天真烂漫的想象,使这首诗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李白豪放天真的个性,而诗人对朋友的深挚情谊也不费力地表达出来了。“愁心”原是悲伤而沉重的。但愁心寄月随风的形象所给予读者的,却不是沉重压抑之感,而是李白特具的那种明朗、飘逸的风格的感受。明月的光波柔和而流动,长风送月更增添了飘飞之感。

思考与讨论

    一、《登幽州台歌》一诗,有人认为是面对悠悠天地,感叹人生短促,抒写一种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有人认为恰恰相反,表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建功立业的心境。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设此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此诗的心境,来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作。由于武攸宜专断而无能,陈子昂两次进谏,反而被贬为军曹。在这种情况下,陈子昂“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陈氏别传》)。诗人缅怀往古,纵目宇宙,驰骋太空,古贤难追,来者不见,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知遇难求的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愁肠百回,黯然泪下,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凝成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引起古往今来无数有志之士的共鸣。这首诗从字面上看,天高地迥,悼古伤今,充满了忧愁苦闷的情绪。但是,读诗不能只读字面意思,要读出“诗魂”。从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诗背景来看,诗中之悲不是悲天悯人,而是怀才不遇;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壮志难酬。这种感情不是悲哀、悲伤,而是悲愤、悲壮;不是文人伤感,而是英雄末路。所以,从本质上看,诗中的精神是积极上进的,是奋然进取的。

    二、诗歌欣赏关键在于意境的把握,而把握意境需要反复吟诵、体味。《滁州西涧》中“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向来以富于意境美而著称。船因“无人”而“自横”。一个“横”字写出船的势态,一个“自”字写出船的意态。一叶孤舟,无人摆渡,正悠然自得地横躺水面,听任浪拍雨打。诗的深幽静寂的境界,诗人恬淡自适的意趣,都通过这只空自摇晃的小舟体现出来了。试反复吟诵这五首唐诗,体味它们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一种意象鲜明、情景交融、情境相谐的境界。王国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有意境的作品洋溢着自然之美,重在传神,有“味外之味”。正如“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横”字,写出了在郊野渡口,没有行人,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的景象,蕴含着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这五首唐诗中像这样有意境的诗句很多,例如“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春色,展示了春的特色,流荡着诗人喜悦的深情。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传神地写出了早春的美景。请你想象一下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美好画面。你有没有过诗人这样对景物细心而独到的观察?再想一想,为什么“遥看近却无”的草色,会胜过“满皇都”的“烟柳”?

    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一场小雨过后,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绿色,这是早春的草色,可当你走近去想看个仔细时,地上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把早春的景色描写得十分传神。诗人认为,初春的草色,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所以,它远比“满皇都”的“烟柳”要惹人喜爱得多。

教学建议

    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学习诗歌重在读懂,不提出欣赏的要求,但又要着力培养学生再造想象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并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不要求涉及意象和意境的理论,也不要求学生认识诗的艺术风格。教师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味,愿意多读一些古代诗歌。

    一、指导学生朗读这五首诗,要求能正确背诵、默写。

    二、在本课教学中,要以诵读为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开展诵读比赛。

    三、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诵读,引导学生体味诗中表现出的优美的意境。这种体味,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进行,只要学生感受到美感即可,不必要求一一具体说明。

    四、教师的责任是启发、诱导、排疑解惑,要讲得精练,讲到点子上,使学生能有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体会。要遵照“诗无达诂”的原则,不拿自己的见解限制学生。

    五、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做繁琐分析。有些较难的词语和问题,不必深究,学生大致了解即可。

说明:古典诗词的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以下两点:

1.以诵读为主,不必繁琐解释。

2.从名句入手,体味意境。

    这是从读诗的一般原理上讲的,教师应深入理解。它的意思是说,古典诗词的真正理解,不是靠老师讲的,而是靠学生感悟的,而且是靠学生终生去感悟的。反过来说,一首好的古典诗词,无论怎样高明的老师,也是不能全面、深刻地讲透而没有深入理解的余地的。学习古典诗词主要是靠学生的感悟。为什么要背诵呢?背诵是为了终生的感悟。学生今日有一种感悟,20年后有一种感悟,40年后又有一种感悟,一辈子感悟下去,愈感悟愈深沉。在这个意义上说,少年儿童读诗可以不懂,背下来就行,然而,这也是从一般原理说的。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更不同于学前生,他们是处在世界观正在形成的过程中,正需要古典诗歌文化观念的滋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不求甚解还是不对的。

    以上是从学生学习角度谈此问题,如果从教师教学角度谈,则呈现更为复杂的情况。首先,古典诗词的理解有真理解——即理解诗魂,还有假理解——即理解诗文,人们往往感觉自己都理解了,或者说,没有不理解的了,但实际上,对于诗

的意境,实际上并未理解。理解不透,煮成夹生饭,不如不理解。不理解将来可以从头学起,理解得不深不透,将来也仍然是不深不透,甚至于终生误解,这是最要不得的。理解是一回事,讲授又是一回事。理解得深,愈觉得自己讲不明白;理解得浅,反而觉得自己讲得很明白,可见,教师必须深入诗魂,从意境理解,讲述时又能做到深入浅出,才是好教师。即便教师上课一句不讲——这是一个假设,仅仅是假设——也要深入理解。理解得深,你的朗读风格也不流于一般,对学生也有感染,这也是诗的教育。

相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

1.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传说他幼年聪明过人,6岁能文。曾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曾任沛王府修撰(担任写作和编纂的官)。在他20岁的春夏之交,诸王子斗鸡游嬉,王勃写了一篇《斗鸡檄》,假托沛王鸡传檄声讨英王鸡。高宗看了这篇檄文,大为震怒,认为是挑拨诸王子,于是被赶出沛王府。26岁时往交趾(今越南)看望父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以为“勃文章巨丽,为四杰之冠”。在诗歌创作上,王勃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能针砭时弊,有感而发,给人以刚健质朴之感。他擅长骈文,现流传下来文20多篇,诗90多首。明人集为《王子安集》。

2.陈子昂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一方面支持武则天的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对武则天的不合理的弊政也屡次提出尖锐的指责。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后一次出塞,因为和主将武攸宜意见不合,遭到排斥打击。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风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但有些作品表现出人生无常和向往神仙、隐逸的消极思想。为文也反对浮艳,重视散体。有《陈伯玉集》。

3.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当时属安西都护府,在唐政府有效管辖之内),李白出生于此。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因以自号青莲居士。早年读书学剑,游览名胜,写过许多才华横溢的诗篇。25岁时,出蜀漫游,抱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但在当时无法实现。42岁时,因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召入京都,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放荡不羁,不到二年被谤,离开了长安,从此过着长期漫游的生活。“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参与永王幕府,希望为平乱出力,但唐肃宗怕永王争他的帝位,消灭了他弟弟永王的军队,李白也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他走到四川奉节时,得到赦免。最后他病死在安徽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终年62岁。

    李白与杜甫齐名(比杜甫稍长),世称“李杜”。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善于向乐府学习,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大。

4.韦应物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天宝末年,以三卫郎侍玄宗,放浪不检,后来悔悟,折节读书。永泰时任洛阳京兆功曹等职。建中年间出任滁州、江州刺史,后转左司郎中,贞元初任苏州刺史。他在历任官职中都想努力做一个清廉刚直的地方官,并对民间疾苦经常表示关怀。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很多,也很著名。白居易曾评论他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

5.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家道统而提倡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因忠于古文,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文士的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遇,都很有特色,如《汴州乱》《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其诗往往规模宏大,才气纵横,气势雄伟。有《韩昌黎集》。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此诗以工整的对仗开篇,句意壮阔、眼界宏大。长安的城垣宫殿被辽阔的三秦所护卫,遥望蜀州,视线穿过迷茫的风烟,隐约可见五大渡口。“辅”“望”二字把相隔千里的都城长安和蜀地联系起来,暗含离别之意。好友杜少府将去的蜀州如何?先在京城眺望想象一番,正律是虚写,是出现在想象中的物象。因首联已工对,为了避免板滞,颔联以散调承接,文意起伏。与你离别的意绪,接下来似乎应该写离别意的具体内含了,但作者一转,用“同是宦游人”缓解了伤感。你和我都是远离故乡在外求官的人,这次分别不过是客中送客,何须悲伤愁叹!颈联造语立意奇警,是全篇诗眼。四海之内有一知己,即使远在天涯,也好似比邻而居,就在身旁。胸襟健朗,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联可能受到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诗句的启发,但王句更为警要,更能表达出友情的深厚,所以比曹诗广为人知。末联以劝慰友人结束。不要在这送别分手的大路口像平常的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大丈夫四海为家。且有知己遥遥心通,根本不必悲伤!全诗开合顿挫,却又意气流畅贯通。没有半点悱恻哀怨,反而激人奋进,在送别诗中别开生面,堪称绝唱。

(选自《唐诗三百首诠释赏析》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有删节)

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的承前启后

    从构思方面说,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情调又积极乐观,能给人以鼓舞力量,故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从此脱胎。

(摘自霍松林、霍有明主编 《唐诗精品》 时代文艺出版社)

四、《登幽州台歌》赏析(王运熙)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版,有删节)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沈祖)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巫溪、武溪、酉溪、沅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此前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版)

六、《滁州西涧》赏析(倪其心)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作者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

    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版)

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钱仲联、徐永端)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寸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木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哪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是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版)

八、“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赏析

    诗人观察细致,体物入微,运用语言的技巧很高,只前边两句,就绘成了一幅漂亮的长安早春景色图。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细雨霏霏,街道湿润,像流上一层乳酪,细腻而又柔软,洁净而又有光泽。土地解冻了,人们如果在湿润的地上行走,似乎会感到脚下软软的,还有点弹性。街巷尽头,池边河畔,稀稀疏疏地冒出一些小草的幼叶,远看有青葱之色,近看又看不见了。这种景色多么诱人!诗里的比喻“润如酥”,特别新颖,传神。

(摘自杨钟山主编 《唐诗译赏》 重庆出版社)